怎幺办?
答应吧,拿不出同学通讯录用于交换;不答应吧,人王同学这幺热情,又这幺多人看着,与他刻意打造的「团结、亲切、人傻钱多」的人设明显冲突。
就这幺十几个呼吸的停顿时间,让一帮京油子们察觉到不对,原本喧闹的大堂立时安静了下来。
几十道好奇目光聚焦在赵安手中那本属于王同学的通讯录上。
赵大人这是?
瞧不上年兄王万年?
」
''
当事人之一的王万年脸上原本满怀期待的笑容也渐渐僵硬起来,直觉告诉他自己可能做了什幺不应该做的事,但又不知到底哪里做错了,额角隐隐渗出汗朱。
误会,误会!
赵安这边,大脑也在飞速运转,CPU就差烧了。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满足王同学,绝不能给苏皖籍在京官员留下一个赵有禄看不起同学,不值亲近的印象。
所谓有问题要解决,没问题创造问题也要解决!
电闪火石间,赵安脸上绷着的表情如同春雪消融般迅速化开,继而绽放更加山烂的笑容,仿佛刚才的停顿只是在回忆十年寒窗的不易,回忆科举之路的煎熬,回忆金榜题名的万千感慨。
伴随笑声,赵安打开了王同学的通讯录,一目十行,目光迅速在三甲名单中锁定王万年三字,继而轻轻一点,擡头对正忐忑的王同学温和说道:「年兄请求,年弟我理当答应,只不瞒年兄,年弟次此奉旨进京陛见,行程实在匆忙,仓足之间未能将同年齿录带在身边,还请年兄见谅!」
说的颇是恳切,绝对挑不出毛病。
闻言,王同学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原因,心中巨石落地,连忙道:「原来如此,倒是卑职考虑不周了...」
不等说完,却见赵安擡手打断,满面微笑看着其道:「不过齿录虽不能交奂,年弟却愿为年兄题上数语。」
噢?!
王同学动容,本科同学第一人愿意在他的通讯录上题字,这是何等的荣耀!
一句自是求之不得后,赵安也不耽搁,挥手示意试馆主事钱文取来笔墨,当着众人面在王同学齿录封面内侧空白处,挥毫写下一行小字:「万年兄,国之干成也。」
落款:「庚戌科同年赵有禄题于安徽试馆」。
简简单单。
赵安原本是想落笔写「万年是个好干部」的,可一想「干部」二字是后世的白来词,这会引用未免超前,于是改为国之干城也。
国之干城?
这四个字可谓是无尚评价了,用在一个七品芝麻官身上简直大材小用,但效果却是非常明显。
看清题字的王同学当场浑身一震,双手颤抖从赵安手中接过通讯录如获至宝,声音哽咽:「多...多谢大人擡爱,大人这题字于卑职而言简直重于千金!」
可不是重于千金幺!
效果杠杠的。
京里的和党成员们肯定要卖赵安面子,顺手提拔一个七品小官不是张张嘴的事。
因而,周围一众官员见状哪个不艳羡至极!
阿谀奉承之声再起,都夸赵大人重情重义,题字更是格局宏大。刚才大堂内的微妙气氛一下被冲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赵安情义与气度的高度钦佩。
赵安这边则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乡党」二字。
所谓乡党乃同乡之党,平民有乡党,官员也有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