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松道:「还过得去,远不及门中的小师妹。」
「?你是师兄,当修炼的时间更长才是,怎幺还不及你师妹?」
尹松温声解释道:「有的人是天才,十一二岁便饱览群书,有所作为;而这世上绝大多数人,十一二岁还在启蒙阶段,能考中童生便算厉害了。"
「臣正是那绝大多数人,而臣的小师妹则是那个天才。"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自得的道:「这倒也是,大明疆域辽阔,人才地灵,自是不少少年英才。」
皇帝顺口问道:「你小师妹多大了?」
尹松道:「她是宣德九年生人。」
皇帝这下是真惊讶了,「这幺小?她功夫比你还高?」
尹松笑着点头。
皇帝就喜欢天才,尤其喜欢少年天才,他顿时心毛起来,想出宫。
他身后的牛玉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想法,上前一步,小声提醒道:「陛下,二月初二快到了,礼部已经上折催开犁礼一事,内阁的诸位大人都看着呢。
皇帝就按压下躁动的心,问尹松:「朕记得你是三清山三清观的人,从京城到三清山需要多久?」
尹松道:「倒是不远,骑马五日便可到,乘车七日可至,走路的话,那要看那人的脚程———
皇帝连忙挥手,「朕知道了。」
尹松笑道:「臣观陛下今日难以定心,不如到皇城的观星台上走走,那里能看见整个内城,吹一吹风,说不得心就静了。『
皇帝也只是个少年人,正是好玩的年纪,加上他是皇帝,最听不得人说「不」,所以尹松一提,他立刻点头答应了,让牛玉一肚子的话堵在了胸间。
皇帝也觉得牛玉跟着不好,于是与他道:「让曹吉祥跟着吧,你回司礼监去,将所有折子整理一遍。"
牛玉快速的扫了尹松一眼,无奈的应下。
他觉得今日的尹松有些奇怪,却不是很确定,因为偶尔,他的确会照顾皇帝的心情,为皇帝排忧解难。
牛玉压下心中的感觉,躬身退下。
等皇帝和尹松到楼下时,侍卫和内侍曹吉祥已经在等着了。
他们服侍皇帝上马,直接朝宫门走去。
宫门之外是皇城,内阁、六部等衙门都在皇城之中。
皇城的大门才是民间俗称的宫门。
皇帝来这里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没人劝诫阻拦。
皇帝畅通无阻的到达皇城边上的观星台,跟着尹松一起上到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