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进来的是王振而不是薛韶,看来他有点东西嘛。
潘筠不知道这里面有她一大半的功劳,若不是那张录音符,今日在诏狱里和她作伴的未必是王振。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给力,??????????????????.??????书库广 】
殿试结束,百官上朝,薛韶的答卷被单独拿出来,终于变成了一张状纸。
朱祁镇问:「薛瑄之案是否真的有冤情?」
薛韶跪在大殿正中,此时还没他说话的份,前天被他拜访过的几位公子的爹接二连三出列,义正言辞道:「要想知道薛瑄和潘洪是否受冤,只要查清岳氏杀夫和贺氏杀夫两案是否有冤便可。」
「若这两桩案子无冤,才能查薛瑄和潘洪为何翻两桩案子;若这两桩案子有冤情,可见薛瑄潘洪之冤。」
马顺不服,出列道:「陛下,当年这桩案子是都察院和南镇抚司、东厂一起督办,证据确凿,还是陛下亲自下令斩杀薛瑄,您已经看在往日情面上饶他一命,但薛瑄不仅不感恩,还妄想说您处置失当……」
薛韶打断他的话,「马大人,我叔父从未有此想法,陛下,臣来京城鸣冤并不是为了叔父。」
朱祁镇:「不为他,那是为了谁?」
「是为了岳氏和贺氏两桩案子中涉及到的当事人,」薛韶道:「我叔父无牵无挂,随性自然,即便不当官也能过得很好,他也不为名声负累。
但两桩案子中涉及到的人家不一样,他们只是普通人,他们受了冤屈,无处可诉,无力可借,细想难道不痛苦,不惋惜吗?」
薛韶擡头看向皇帝,恭敬地道:「陛下,人生短短几十载,本就有诸多苦难,我等怎能明知是错,还将此苦难加诸于平民身上,无视他们的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