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能再走朝贡这一条路。

当年三宝太监下南洋,百官之所以叫停,是因为花费巨大。

哦,花费是国库的,但带回来的钱全都进了皇帝的私库。

国库真的承担不起。

虽然太宗皇帝说,那些钱最后也都充作军资拿去打仗了,但——不在公帐,谁也算不清楚那笔糊涂帐。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超便捷,??????????????????.??????轻松看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所以还是要开海贸,允许天下万民参与其中,如此才能收关税,要富,那也是富的国库,国库用之于民所以,接下来就是怎幺才能从皇帝和宗室、勋贵的嘴里撕下这一块饼子了。

潘筠并不担心开海禁的事。

财帛动人心,银矿的事已经江湖皆知了,朝廷想要拦住民意,根本不可能。

朝廷不开海禁,会有更多的人化身为海寇跑去对岸挖矿。

只不过,到时候攻守易势,海寇登哪边的岸就不一定了。

潘筠幸灾乐祸的点完粮食,一挥手道:「够数了,拉走吧。」

村民们立即上前拉粮,回村后再分。

小兰犹豫了一下上前:「庙祝,大春叔他们一家还在牢里呢。」

一个老人连忙上来拦她,低声道:「庙祝能把我们救出来已经很厉害了,不要再为难她—」

潘筠笑道:「不为难,能救出来我自尽力救,若最后救不出来,那就说明不好救。」

老人叹息一声:「也不知道小并他们几个能不能下来,若是投降,或许可以免死,也免得拖累我们。」

潘筠:「造反一事牵连甚广,你们家中没有人参加,应该牵连不到你们,领了赈济粮就回去吧,把房舍整理好,看农田里的水稻能不能救一救。」

老人应下,村民们相携离开。

潘筠通过武林盟购买的粮食和药材陆续送到,不仅汾水村的村民,全县受灾的村民也赶来县城领取物资。

本来封禁起来的玉山县城门大开,每日来来往往的灾民填满了街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