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薛韶:「快点休息吧,你明日去租车,我出去买些干粮备着。」

第二天,薛韶去买干粮,却是先到路边堵住要上朝的尹松。

尹松看见他一点也不惊讶,跟他蹲在路边一手蛋汤,一手包子:「我今日是被鸟叫声吵醒的,我当时便知今日当早些出门,果然,出门遇喜。」

薛韶冲他笑了笑。

尹松问道:「你何时离京?」

薛韶:「陛下命我三日内离京。」

尹松道:「一路平安,替我给潘筠带句话。」

薛韶洗耳恭听。

尹松仰望天空,半晌才叹息一声道:「时也命也,有时过于执着改变,反而会将业障揽到自己身上,我等修道之人,点到即止便可,不该过于参与民间之事。」

「无为吗?」薛韶若有所思:「尹大人是朝廷命官,若预见天下有难,朝廷有过,也不着力改变吗?」

尹松浅笑道:「你岂知你预见的就一定会发生?阻止一次之后不会衍变出更多、更强的祸事?」

他道:「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余下的,便当顺应天时、自然。当厄运到一定程度,便会由败转盛,当繁盛到一定高度,便会由盛转败。」

薛韶认同他这个观点,却不觉得他和潘筠现在做的事会招来更大的祸害。

「难道我们不是在解决看得到的问题吗?」

尹松轻轻一笑:「那就请你帮我问小师妹,她做这些事,为的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是为解决大明的问题?」

薛韶不解,却依旧记下了。

尹松把手上的包子吃完,一口干完汤,将碗还给摊主,挥挥手道:「上朝去了,不远送。」

薛韶起身,目送他走远,回头和店家道:「帮我包二十个馒头。」

店家爽快的应了。

薛韶又去买了一些烧饼,便拎回驿站,主仆两个当即拎上行李,坐上租来的车便出城去。

马车配了车夫,他们有干粮,一路不停的往南,很快就到了南直隶。

南直隶已经恢复不少,朝廷的赈灾一到,当地百姓信心大增,各地都开始自主救灾。

茶楼里提到最多的两个人,一是不知哪里的陈老爷,给南直隶和福建捐献了大量的钱粮;

二是三清山的潘筠,也拿出了大量的钱粮救灾。

「那位陈老爷不知名姓且不提,就说三清山的潘筠道长,你们猜,她一个道士,哪来这幺多钱粮的?」说书先生轻拍桌子,停顿下来。

底下听得津津有味的客人立刻出声催促:「快说哪来的?」

说书先生摸着胡子,笑而不语。

已经有人猜测:「莫不是偷盗?劫富济贫?」

「经商?可也没听说过三清山有啥出名的商号呀。」

说书先生道:「说劫富济贫的对了一半,不过她是劫寇济贫。」

他一拍桌子道:「传闻两月前,潘筠道长跟随武林盟和天师府的侠士们出海剿匪,她追着寇首一路跑到倭国,你们猜怎幺着?」

众人心被提起:「怎幺着?」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