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潘筠垂眸,转着手中的茶杯道:「陛下,军户和匠户制要改了,祖生父,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一直是军户,他们以前可以通过打仗累积军功晋升,但现在,他们只能世代成为好利之人的佃农、长工。」

「士兵是保护国家,保护君王的盾,而今屯田制废弛,长此以往,我大明百万雄兵的战斗力还剩多少?到时若再遇到像瓦剌这样南侵的势力,大明还能守住疆土,守住京师吗?」

皇帝沉默半晌,问道:「他们是不是也意料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清查军务才进行下去的?」

潘筠道:「陛下要感谢英国公,他老人家在大同时便算到了将来,他提前给您铺了路,您得走下去,还要走好了,才不枉他一番布置。」

取消军户和匠户,进行军制改革,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更不是现在可以办的。

但是,他们可以提前准备,至少,军政改革的共识需要有。

皇帝决定这段时间找文臣武将们聊一聊,先问问谁有好主意,顺便筛选一下支持改革的大臣,该提拔的提拔,该调任的调任。

等到时机合适再动手。

国师说过,国事宁稳勿急,尤其是改革。

不然,急切的改革造成的危害甚至是固守成规的十倍、百倍。

而除了文臣武将外,他也要了解一下宗室们的想法。

正好,他过寿,这次很多藩王都会进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