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电梯的时候,冯仑问:「老潘,你觉得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个死结该如何解开?」
潘石屹推了推眼镜,思维高速运转:「在没有看到具体数据前,我不能妄下结论。但企业绝大部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钱和效率的问题。」
「有钱,我们就可以立刻去挖行业顶尖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有钱,我们可以聘请最好的设计师团队,将加盟店的装修和服务标准固化、优化,形成强大的品牌统一性。」
「有钱,我们就能快速寻找和认证更多的优质代工厂,迅速扩充产能。」
冯仑苦笑:「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钱不是无限的,我们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要考虑效益。」
「所以核心在于优化。」潘石屹目光锐利:「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更高效的财务模型和资金流转体系,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精准地投入到能最快产生效益的环节中去。」
谈话间,他们来到了易笑迪的办公室。
说明来意后,易笑迪立刻抱来了一摞厚厚的报表。
「潘总,这是真维斯板块最近一个月所有的财务和运营数据,包括苏联渠道销售、国内直营店营收、加盟费收支、物流成本、代工成本等等,都在这里了。」易笑迪介绍道。
潘石屹道谢后,立刻埋头扎进了数据海洋之中。
然而,越是翻阅,他脸上的惊讶之色就越浓。
潘石屹之前想过真维斯的产业规模很大,但是也没想到大到这种程度。
「秦总竟然把真维斯的生意都做到东欧去了?」
潘石屹瞪大着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易笑迪。
这些报表数据之中,揭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版图。
报表清晰显示,真维斯的货物通过K3和K20国际列车线,如同两条大动脉,源源不断输往苏联。
不仅覆盖了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更深耕到了众多二线城市。
倒爷和苏联官方的百货商店,成为横纵两线,密密麻麻插在了苏联各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