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看了开头几页,他的瞳孔就骤然收缩,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之前对拉脱维斯背后那个「权力俱乐部」的规模有过种种猜想,知道它必然盘根错节。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群体的触手会如此庞大,层级会如此之高!
文件上罗列的名字,包括索布切克在内,无一不是苏联金字塔顶端的特权阶层,遍布党政军经各个关键领域。
一个冰冷的事实如同匕首般刺入他的脑海:真正想将苏联推入深渊的,并非外部的敌人,而正是这些享受着联盟七十年红利的、最核心的「自己人」!
他有过类似的模糊猜想,但当这份由克格勃最核心部门调查确认的名单赤裸裸地摆在面前时,那种印证带来的冲击力依旧无比震撼。
这份名单,本该被永久封存在克格勃最绝密的档案库深处,如今却成了拉脱维斯的「买命钱」和「报复工具」。
至于这些人为何要自毁长城?
原因或许残酷而简单。
戈氏的改革虽然混乱,却在某种程度上触动或限制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在任何一场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原有的利益集团都会分化。
而这些人,比那些僵化的守旧派更聪明、也更危险。
他们利用了戈氏掀起的混乱,顺势将整个国家推向崩溃的深渊,以期在废墟上,建立起由他们家族世代掌控的真正「王国」。
看着纸上那一个个熟悉或显赫的名字,一股透骨的寒意从秦远脊椎升起。
所谓的「民主派」领袖叶氏,此刻看来,其「雄主」形象何其讽刺。
他更像是一个被幕后阴谋家们推到台前,用来吸引火力、收拾烂摊子的「招牌」和……可怜虫。
历史,竟能荒谬至此!
也难怪,未来那位出自克格勃、身为索布切克学生的弗拉基米尔能够最终上位。
他不仅代表着这些特权阶层的部分延续利益,而且,当叶氏意识到自己无法掌控局面时,选择「体面」退位,或许是避免被彻底清算的唯一出路。
只不过,当时所有人都低估了那个从克格勃历练出来的年轻人铁腕与远见。
一切看似混乱的历史轨迹。
在此刻,仿佛都有了一条若隐若现、却又令人毛骨悚然的逻辑线。
秦远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翻动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