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是写一世那会儿,或者更早点,我的回答大概率是「浮云蔽月不遮眼,求道纵死心如铁」,现在嘛,年纪大了,人更温和了,也不会再把自己看得太高,把反对者视作错误,不会觉得我就是在求道我就是对的,你们这些是坏蛋,写书十三年,经历得多了,越来越觉得只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一样,能接受的点也不一样,不存在谁对谁错,谁更高谁更低的的问题。
所以,我现在的回答是「我能预见可能的反对,我能想像必然到来的批评,但我还是选择这样的写法,选择迎接这固结局,不管它是好是坏」。
说到这里,前面那句「浮云蔽月不遮眼,求道纵死心如铁」出自我第一本小说《灭运图录》,我之前一直想再写本类似的小说,不是题材上的类似,而是内核上的,但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我可能再也写不出另一本《灭运图录》了,因为我想表达的那些东西,我内心的想法,都在《灭运图录》里写完了,写尽了,这些年更多是在践行,是在实践,没有超出那个范畴的体悟,也就不可能再有类似的叩问内心的东西出来。
回到第五卷,我还是想说,第一卷我写得其实相当不错,许许多多的细节暗藏,充满象征意味最终在这一卷得到了回应现在,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之前四卷的卷首语吧!
第一卷「命运所有的馈赠都有代价」,现在知道它最深层的含义是什幺了吧?
第二卷」记住,你即尘埃,亦将归于尘埃」,现在知道是谁在说了吧第三卷」每个人都是猎人,每个人都是猎物」,应该有更深的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