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然而,其人品德败坏,魏逆出事前,一直攒着银子,准备钻营门路,攀附阉党。」

「前次往靖安王府行葬礼事时,更是大肆索贿,官声极差。」

「另外,」高时明话锋一转,「奴婢看陛下许多军镇没有选人,应是行人司中,对应籍贯的行人不够吧?」

「既如此,其实可以从中书舍人里挑选。按祖制,封赏一事,常例是一行人,一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如今在编的也有数十人,应可凑够。」

朱由检意味难明地看着高时明。

瞬间就意识到自己的愚蠢。

或许在战略、科技、历史大势上,他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在这种具体到某个不知名小官的选用上,在这些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上,他一个外来者,如何比得过高时明这些在宫中、在官场沉浮了一辈子的「人精」?

自己的关键,应该是牢牢抓住这些关键节点的「大人」,而不是亲自动手,去微操这些数不清的「小人」才对!

这个道理,本是常识。

可他却一时被那一百八十万两的巨额赏银,给迷了心智。

此念一转,朱由检顿觉天地宽。

他忽然笑了起来,将手中那支朱笔,往御案上随意一扔,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高伴伴。」

他的声音充满了轻松。

「朕的目的,现在就三个。」

「第一,尽可能确保每一分银子,都能发到该拿的人手里。」

「第二,这些派出去的人,去到军镇后,能够给朕带回真实的情况,越真实越好。」

他顿了顿,迟疑了片刻,还是把最后一点说了出来。

「最后……京营战力羸弱,糜烂至此,却要耗费如此巨额赏银,朕……着实有些不甘。」

他看着高时明,目光灼灼。

「高伴伴,可有良策教我?」

高时明深深地躬下身子,思索了片刻,才拱手回道:

「回陛下,奴婢浅见,此事可分步来做。」

「若为防贪腐,则行人、中书舍人之选,可选取那些官声较好,家境殷实之人。家境好,则不易为钱财所动。」

「此外,每次封赏,按制为一行人、一中书舍人,再配上数名锦衣卫。」

「可令田尔耕,选一些锦衣卫中年纪较轻,家境较好的清白子弟随任。」

「文臣与锦衣卫互不统属,往往又相看两厌,如此互相监督,应可略减贪腐。」

他一边说着,一边思索着,思路清晰,竟是连贯而出。

「若为探听地方,兼听则明。则行人、中书舍人之选,最好一为本地籍贯,另一为他地籍贯。」

「如此二人交情不深,出身各异,也能互相监督。锦衣卫中,也可照此安排。」

他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神情也有些犹豫。

「至于……至于京营赏赐过多一事。」

「陛下……可以迟发奖赏,只说内帑一时周转不济,先发九边。」

「京营这边,则可略作清额后再发。如此……或许可以略微减少一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