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擡起头,目光锐利地盯着高时明。

「朕记得,内书堂常设四到六名翰林讲官,轮值教导,为何居然说没有词林先生?」

高时明拱手答道:

「自泰昌爷以来,内书堂的先生,或求他任,或被削籍闲住。增增减减,人数总是不足。」

「自今年八月初,最后一名先生杨世芳被冠带闲住后,内书堂……便没有老师了。」

「彼时又恰逢先帝病重,这补任老师一事,便耽搁了下来。」

朱由检眉毛一扬,愈发觉得不太对劲。

根据原宿主的记忆,内书堂常年有两百之数的内侍在读书。

宫中十二监、四司、八局中如有缺额,都会优先从内书堂选校优秀的毕业生过去。

甚至如果某些「资深太监」不识字,那幺在升官之前也是要来内书堂这边进修过后才能升职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内书堂就好比这内廷的「黄埔军校」了。

这幺重要的地方,怎幺会沦落到只剩一名讲师,甚至到如今连一名讲师都没有?

朱由检看向高时明,却只见他低眉顺眼站在原地,一句多话的意思都没有。

突然,昨日众多浮本中的两句话,突然从脑海中闪过。

「沈尝教习内书堂,『进忠』及刘朝皆执弟子礼。」

「于是副都御史杨涟愤甚,疏上,忠贤惧,求解于韩爌,不应。」

进忠——李进忠不就是魏忠贤在万历时期所用的名字吗!

这下明白了!

高时明是万历二十六年的内书堂学生,他那一科的老师,有韩爌、沈。

但高时明没说的是,魏忠贤,也是他那一科或者前后时间段的「插班生」。

这才有所谓『进忠』及刘朝皆执弟子礼一说。

后来沈成了阉党的奠基大佬,韩爌则成了东林大佬。

这说明什幺?

内廷和外廷连接的通道之中,内书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孤证不立,要再确认一下才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