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一直安静侍立在旁的高时明立刻躬身应道。
「前几日下令,让各边镇选拔精锐队官入京,大约何时能到?」
高时明沉吟片刻,回道:「回陛下,各地路途远近不一。远者如陕西、辽东各镇,虽已是快马去传,至少也需月余。近者如蓟镇、宣府、密云等地,算算时日,应是这一两日便可抵京。」
朱由检点了点头,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河面,望向对岸那片若隐若现的宅院。
「英国公的府邸,可是在对岸?」
高时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恭敬地答道:「是的,陛下。」
「嗯。」朱由检收回目光,语气平淡地吩咐道:「待各镇的选锋、队官入京后,悉数安排到勇卫营。」
「届时先测其武艺,再据其能力,分别授予队官、伍长之职。此事涉及的文书、员额、饷银,你亲自去一趟五军都督府,找英国公张维贤商办。」
「另外,再让他从京营各处,也抽调一些悍勇之士过来,填充到这些新任将官的麾下。」
朱由检转头又看向徐应元,「到时候,调入的人马你来核验,必须符合勇卫营的标准,宁缺毋滥。」
「臣(奴婢),遵旨。」高时明和徐应元,齐齐应下。
朱由检心中自有盘算。
将这些来自边镇、真正见过血的军官安插进京营,就像是把一群狼放进了羊圈。
一方面,可以借他们的经验,对当下辽东、蒙古两个方向的战场进行一次总结和沉淀。
另一方面,也能给京营这些「本地人」,带来一些危机感。
至于英国公张维贤……
你既然怕朕去学万历皇帝,那幺你自己又如何呢?
究竟能不能担得起朕的腰胆?
就算你可以……
那幺这满朝的勋贵,承平近百年后,又究竟还有几人能用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