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出海……

朱由检眼睛一眯,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个信息。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张之极和骆养性身上。

张之极是勋贵子弟,久居京城,他想了想,回话道:「臣生长于京畿之地,所见却与几位大人不同。」

「京畿左近,常能见到田地荒芜、村庄破败之景,人口逃散亦非罕事。若单以北直隶而论,似乎……地略多,而人略少。」

骆养性沉吟片刻,谨慎地说道:「北直隶之地,诚如张之极所言。」

「不过臣祖籍湖广,曾随家父回乡祭祖。沿途所见,南北景象大不相同。」

「有荒芜凋敝之处,亦有繁华兴盛之所。以臣的印象,似乎繁茂居多。只是,此乃臣旅途所见,浮光掠影,只可作为参考。」

听完五人的话,朱由检缓缓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我大明江山,有些地方已是『民胜之地』,有些地方尚是『地胜之地』。」

他的手指轻轻点了点齐心孝的方向。

「然而,纵使是地胜之地,也会因民众迁徙繁衍,终有一日,变为民胜之地。便如安庆之例。」

他幽幽一叹,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莫名的萧索。

「那幺……我大明,究竟还有多久,才会到天下皆为『民胜』,再无一寸『地胜』之境地呢?」

此言一出,暖阁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在场的五人,全都是人中俊杰,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聪明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们几乎同时明白了皇帝真正想说的是什幺。

一股寒意,顺着他们的脊梁骨,悄然爬了上来。

朱由检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他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也是一把更锋利的刀。

「朕也曾观《韩非子》,同样被其中一句话,牵动了心神。」

他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背诵道: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在众人心中发酵,而后才轻声问道:

「朕毕竟未曾生子,对此论所见不真。敢问诸位,民间……果真如此乎?五子复五子?」

几人只觉得头皮发麻,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攫住了他们。

这不是经义,不是策论,这是一个冷冰冰的、能无限推演下去的算术题。

片刻之后,还是张之极硬着头皮出列,声音有些干涩地说道:「回……回陛下,民间产子,多有夭折。纵有五子,能存活长大者,或十之四五。或许……或许并未如此夸张。」

「是吗?」朱由检叹了口气,「纵然一对夫妻只得二子成活,便不夸张了吗?」

他伸出手指,开始计算。

「夫妻二十岁时,有二子。待到四十岁时,二子成家,便有四孙。待到六十岁时,四孙再生,便有八玄孙。」

「若此夫妻能活到六十岁,身后便是二子、四孙、八玄孙,合计一十四人。两口之家,两代之后,变为十四口。如此,当真不夸张吗?」

张之极嗫嚅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其余众人,也是一时无言以对。

这笔帐,太简单了,简单到令人恐惧。

又是一阵死寂。

倪元璐再度出列,他的脸色已有些苍白:「陛下……然而终究有灾荒,有时疫,有盗贼,有战乱……人口增殖,或会比想像中……慢上许多。」

「当然如此。」朱由检点头,承认了他的说法,但紧接着便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反问。

「然而,再慢,会是停滞不前吗?」

「国朝初立,太祖高皇帝定天下户口,计六千余万。到如今,二百余载,户口仍是六千余万。各位……信吗?」

众人哑口无言。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