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桥西北十里,有泉水平地而出,汇为海淀。
此地水草丰茂,烟树葱茏,乃是京郊一等一的风景胜地。
武清侯李家的别业「清华园」,便坐落于此。
园林占地十里,亭台楼阁,假山流水,极尽奢华。
只可惜,这等地方,并非寻常士子所能涉足。
夏允彝与一众应邀前来的士子,便在清华园外,丹棱旁的一处临水木亭中,设下了今日的筵席。
远远望去,亭中人影绰绰,水面波光粼粼,远处的海淀在秋日下宛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风光旖旎。
夏允彝带着夏安匆匆走入亭中,亭内十数道目光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首座一人,身着月白儒衫,面容开阔,正是此次宴会的东主,张溥。
他见夏允彝前来,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彝仲兄何来迟也!按规矩,当罚酒一杯!」
夏允彝团团一揖,脸上带着歉意,却无半分扭捏:「途中俗事耽搁,来迟有错,该罚,该罚!」
说罢,他走到案前,端起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好!」
「夏兄直爽!」
亭中众人齐声喝彩。
人群中,一人斜倚着亭柱,懒洋洋地开口揶揄道:「依我看,彝仲兄这哪里是认罚,分明是来骗酒喝的。」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笑作一团。
夏允彝定睛一看,说话那人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几分不羁,正是张采。
他用手虚指,笑骂道:「好你个张受先!今日我非要将你灌醉不可!」
张采斜靠在栏杆上,敞开着胸襟,手中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逗弄着水中的游鱼。
他也不回头,只是嗤笑一声:「夏彝仲,今日这筵席上的酒,可不是你想喝,就能喝的。」
张溥微笑着看着二人笑闹,并不言语。
待亭中笑声稍歇,他才轻轻咳嗽一声。
「诸君。」
声音不大,亭中却逐渐安静了下来。
张溥站起身,环视众人,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人已到齐。今日在座的,皆是我张溥的好友,却未必各自相识。我先为诸位君子介绍一番。」
他擡手一指夏允彝。
「夏允彝,夏彝仲,松江府华亭县人。」
夏允彝对着众人一拱手,众人亦纷纷回礼。
「徐汧,徐九一;蒋灿,蒋韬仲。二位皆是苏州府长洲县人。」
「史可法,史宪之,开封府祥符县人。」
随着张溥的介绍,各人陆续起身见礼,亭中的气氛,也由方才的松快,渐渐转为严肃。
张溥又指向两个身材明显比寻常文士高大健硕的青年。
「张名振,张侯服,应天府江宁县人。」
「李若链,李成甫,上林苑番育署人。」
「二人此番皆是欲赴明年武试。」
这二人起身行礼时,虎虎生风,目光锐利,显然是习武之人。
最后,张溥才指向自己和张采。
「张采,张受先。」
「张溥,张干度。我二人,乃是南直隶太仓州人。」
一圈介绍下来,筵席的气氛已然不同。
张溥待众人重新落座,朗声道:「今日之宴,我为东主,当先定规则。」
「其一,今日之宴,不谈风月,不论诗词,不作制艺八股,只谈经世济民之策!诸君可同意否?」
众人神情一肃,互相看了一眼,随即纷纷举起了右手。
张溥点点头,继续道:「其二,今日之行酒,不以酒令,不做惩罚。唯有经世之言,鞭辟入里,发人深省者,方可得酒一杯,以作润唇之用!诸君可同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