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阁臣尚书们,神情各异。
有人面露不忍,显然是想起了史书中那些冰冷的记载。
有人则微微皱眉,觉得倪元璐一个小编修,在御前如此宣泄情绪,有些失了体统。
但总有一些人,还是略微陷入了深思。
他们读史,读的是治乱兴衰,是权谋得失。
他们也知道屠城,知道白骨,但那些只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
今日被倪元璐这般带着情绪一读,那文字背后的血腥味,仿佛一下子扑面而来,让他们这些养尊处优的朝堂重臣,也感到了一丝久违的寒意。
朱由检摆了摆手,示意倪元璐退下。
他等了片刻,让这股沉重的情绪在殿内发酵,才用指节敲了敲御案。
「咚,咚。」
众人如梦初醒,纷纷将目光重新投向皇帝。
「此乃倪编修,花费三日,从浩如烟海的史书故纸堆中,寻章摘句所得。」
「其最难之处,在于京师并无县志、府志可查。」
朱由检长叹一声,目光扫过众人。
「至于为何无有——诸卿,想来也都知道了。「
是啊,都被杀干净了,烧干净了,哪里还有什幺文献传承下来?
「是故,要解人地之争』可能引发的人心之危,朕的想法,便是以史为鉴,以史为药!」
朱由检沉声下令:
「朕要天下所有州县之中,各地教谕、生员,都从本地县志、府志、史书之中,去查探历朝历代,王朝更替之际,本地的情况。」
「缙绅何如?生民何如?—一摘录明白,在当地宣讲说明,尔后将定稿送入京师!」
「礼部,更是要以此为基础,编撰一本《天下兴衰生民考》!以作亡国之警,传之后世!」
此言一出,殿中众臣,神情变得无比凝重。
他们想过皇帝会安抚、会压制,却万万没想到,他非但不压,反而要将这「人地之争」的残酷,用最血淋淋的方式,揭示给天下之人看!
从此,所有起兵作乱之人,都要答一答,是不是准备付一付这乡梓尽焚的结局。
以史为刀,刻骨为鉴,强行驱动天下士人之心吗?
其结果究竟如何?真不会催动更大的动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