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辰子仰著头看著天:“一晃便也是人到中年,当初何尝不是意气风发呢。”
“不要外传啊,爷们要脸。”夏林有些害羞的说道:“抄老师的东西不合適。”
但话是这么说,可就在当天晚上这首词就已经被传的到处都是了,主要是那个记录的问题,因为诗词是需要传录和抄录的,夏林在这里做了一首词,然后小王爷就要让人抄录下来。
接著抄录的人要转录,转录之后要入库,问题就在入库这个环节上了,因为入库的人薪水低,他会跟外头的书社有一些额外的勾连。
王府一般会宴请一些名人大家,他们会即兴创造一些诗词歌赋,这些词一般收录的时候就会被收录的书吏转卖给书社一份,这是不成文的规矩,甚至是上层默许的规矩,因为名流大家是不好意思主动要求自己的东西扩散的,换句话就是多少有些沽名钓誉。
他们一般就从这个途径把自己的文章泄露出去以此来博得满堂彩,同时还能给书吏、书局、书社这一条线创造些利润。
这些东西会按照名气的大小来给钱,比如一个普通的书生写了一篇好诗,即便它是千古名篇价格也不会高,主要就是一个知名度推广。
而夏林这几年诗词產量巨低,几乎是没有了。他的新词首发价格是三千两。
没错,就是这么夸张的价格,一首词三千两是顶配的价格,而这里头如何盈利呢,那就是书局书社自己的“版权”了,他们了这些钱之后会把诗词卖给一些唱曲儿的、说书的,他们想要用便就要给钱,不给钱的地方都不能用这些诗词。
所以当日晚上,夏林这首词就已经飘到了整个洪都府。
“好啊好啊!万类霜天竞自由!到底是夏大人的手笔,你们看看这些年谁还有如此气概!”
“真是精妙,气势滂沱不说,这恰同学少年……啊,想想夏大人这些年所做的事,这一句恰同学少年得有多少思绪在里头。”
一连串的感嘆从这些年轻的学子口中流淌而出,甚至有人专门开了个诗会来品鑑这首词。
而夏林这会儿却还什么都不知道呢,正推著小辰子跟在小王爷的身后走街串巷的找苍蝇馆子。
“这家,这家的水煮鱼堪称一绝。”小王爷指著小巷中的一家馆子:“吃惯了大鱼大肉,最后还是这些滋味叫人感慨。”
几人落座,旁边便上来一个十岁上下的小姑娘为他们点菜,夏林坐在那翘起二郎腿对小辰子说:“好大儿,你翘个二郎腿唄。”
“你死!”小辰子咬牙切齿的说道:“若不是你我也不至於今日要坐著轮车。”
“誒,为何怪上他了?”小王爷不明所以的问道:“他打你了?”
小辰子无奈的把昨天夏林喊自己去跟那些十几岁的小少年踢球的事这么一说,小王爷那笑得叫一个没有形象,不过最后他倒是点了点头:“这件事的確是他能干出来的。”
而这会儿老板一脸不好意思的走了过来,他嘿嘿的笑著说道:“几位客官,今日有点事,就是有些香料最近世面上涨了十倍不止,所以今日的菜可能会有些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