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半个时辰,李治便匆匆赶到。这些日子他既要处理政务,又要应对选妃的纷扰,脸上的确是带着几分疲惫。但一进院子,见到满地的图纸,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父亲,这是……”
夏林将图纸塞进他手里:“看看这个。”
李治仔细翻阅,越看越是惊讶:“这暖房设计精妙,若是真能建成,岂不是冬日里也能见到新鲜菜蔬?”
“当然啦。”夏林拉着他蹲下身,指着地上的图形,“明日你就去选址,要选光照好、水源近的地方。三个庄子要选不同地形,一个平地,一个缓坡,一个近水,试试不同环境下的效果。”
李治连连点头,忽然想到什么:“父亲,这玻璃顶如此之大,若是遇上冰雹……”
“上头有茅草毯子,覆上即可,这屋子不高,也就一人有余,很容易操作的。”夏林不以为意,“再说椽子间距可以调整,分散受力。我已经让浮梁将作监试制了几种规格的玻璃,明日你一并带去。”
父子二人蹲在暮色中,对着图纸讨论了近一个时辰,直到月上中天,李治才带着满脑子的新想法告辞离去。
而三娘就一直坐在旁边,托着腮看着面前的父子正在那激烈的讨论,恍惚间觉得若不是帝王家,那即便是天天过这样的日子也是极好的。
次日清晨,夏林便带着图纸去了将作监。匠人们见到这新奇设计,个个瞪大了眼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匠人抚着白胡须,迟疑道:“夏帅,这般大的琉璃顶,若是遇上大风……”
“加粗椽子便是。”夏林随手取过炭笔,在纸上画出加固结构:“你看,在这里加上斜撑,再在这里用铁件连接,保管牢固。”
“那雨水渗漏如何防范?”另一匠人问道。
夏林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铜制构件:“这是新设计的防水槽,安装在椽子交接处。”他随手取来笔墨,在纸上画出安装示意图:“再说了,只要不是雨水倒灌,里头那是种菜的,漏点就溜点,不打紧的。”
匠人们很快就围拢过来,对着图纸啧啧称奇,有人提出砖墙厚度可以适当调整,有人建议在暖房四周开挖排水沟,夏林一一记下,与众人商讨至日头西斜。
三日后,第一批玻璃运抵长安。透明的板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块都有门板大小,厚达半寸,引得过路百姓纷纷驻足,夏林亲自到码头查验,指挥工人们小心搬运。
“轻点,哎哟……都轻点!”他站在货船甲板上,看着工人们将玻璃一块块抬下:“这东西好贵的!”
负责押运的魏国商队管事笑道:“夏帅放心,这一路都用软草隔垫,外罩油布,绝不会磕着碰着。您看,这每一块都完好无损。”
夏林叹气道:“看来是要在本地整个工业园区了,老是这么来回调度也是麻烦。”
与此同时,皇庄内的地基已经夯实。庄户们看着工匠们立起梁柱,砌起砖墙,都在私下议论这新奇建筑。老庄头蹲在田埂上抽着旱烟,眯眼望着渐渐成型的框架:“这琉璃屋子,真能种出反季的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