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书房内,李治正与夏林对坐吃饭,小饭桌上就两个菜,一荤一素,甚至比兵营之中的伙食还要差一些,蔬菜是春日里的野菜,肉菜也是一份五肉炒豆子,就这还是李治回来的时候顺便从大营食堂里打包回来的。
“父亲,建设兵团进度比预期快了近一倍。工部奏报,首批玻璃工坊半月后便可投产。”
李治将一份奏报推至夏林面前。
夏林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意料之中。人嘛,有了奔头,自然肯下力气。倒是你,对这次比武有什么看法?”
李治整理了一下语言道:“我以为,建设兵团胜在纪律,禁军胜在技艺。但战场之上,纪律往往比技艺更重要。”
“不全对。”夏林放下碗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一支军队的强大,在于将信念融入血脉,让每个兵卒都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光有纪律没有军魂,不过是行尸走肉,如果光有血勇没有纪律,那就是一群土匪。”
他站起身,踱到窗前望着昆明池方向:“这次比武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
三日期限转瞬即逝。
演武场设在昆明池南岸一片开阔的平地上,四周彩旗招展。辰时未到,观礼台前却早已聚满了人。文武百官按品级就坐,百姓们则围在场地外围,翘首以待。
李治与三娘并肩坐在观礼台中央,夏林依旧是一身常服,懒洋洋地坐在三娘身侧,手很自然的搭在三娘的腿上。
“你烦不烦。”三娘把他的手扒拉开:“不看看这多少人?”
“嗨,老夫老妻的。”夏林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长孙无忌,露出了个笑脸:“小无忌,早啊。”
“啊,早……”
小武与张柬之分立李治左右,一个沉静如水,一个目光炯炯。从神态上就能一眼看出两人都是什么性子,这一点倒也是十分有趣。
辰时正,号角长鸣。北衙禁军与建设兵团各三百精锐,分别从东西两侧入场。
禁军衣甲鲜明,刀枪闪亮,行进间步伐整齐,彰显着皇家亲军的威仪。建设兵团则略显朴素,但每个兵卒的眼神都透着坚毅,行进间悄无声息,自有一股肃杀之气。
长孙无忌坐在百官首位,捻须不语。他注意到建设兵团的阵列格外整齐,无论横看竖看都成一条直线,这在以往的禁军中是从未见过的。
第一项比试是步射。百步外的箭靶依次排开,两队各出三十名射手。
禁军射手挽弓搭箭,动作流畅潇洒。箭矢破空,多数命中靶心,引来阵阵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