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对大宋士大夫们来说孜孜于科举之途,除了得官入仕,施展自身抱负外,最大的动力就在于——进父祖之名于天子御前!
哪怕是范纯仁之父范仲淹,乃是国家元老,前朝重臣。
可少主挂念,推崇乃父,依旧是莫大荣誉。
这个荣誉,对范纯仁来说,远比他自己进用,得到赏识,更能让他激动。
当即就对着皇城大内拜了一拜:「先臣有幸,文章得入圣心,幸甚!幸甚!」
司马光颔首微笑。
范纯仁入京了,他的后顾之忧,也已经解除了大半!
有范纯仁辅佐,都堂上的那些阴暗手段,就不足为惧!
因为范纯仁,不仅仅家学渊源,自幼就跟着范仲淹履任各地,熟知上下情弊。
这些年奔走天下,在政务和国家法度、典故上,更当已了然于胸。
于是,等着下人们,将酒菜备好,便拉着范纯仁一边饮酒,一边谈起了他如今面对的局面。
尤其是都堂上,刻意的文书刁难。
范纯仁一听,当即表示:「相公勿忧,且将那些文书交于某……」
「今日便可解相公之忧!」
这种地方上的胥吏,用来刁难那些刚刚上任的官的手段,在范纯仁眼中,随手可破。
因为一切文书,都自有规律,都自有手法。
只要找到这个规律,就可以如庖丁解牛一样,轻松的从浩浩文海之中,找到最重要的那几条。
其他的……
都是用来污染耳目,占据精力的垃圾!
司马光闻之大喜:「老夫就知道,尧夫只要入京,宵小束手可擒矣!」
范纯仁见着,却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
「司马相公,缘何局促至此?」
「汴京元老们,怎无人相助?」
「尤其是文太师……」范纯仁想着:「这等小事,太师门下随便遣一门生,就可破解……」
这不大合理。
不过,范纯仁并没有太过深入的去想。
反正,他明日也要去拜访这些元老大臣。
尤其是文彦博,必须登门拜访!
这可是他家的世交!
……
福宁殿中,夜幕已经降临。
赵煦陪着向太后,吃着晚膳。
因为冯景管着御厨,所以赵煦直接通过冯景,遥控御厨的菜式。
所以,福宁殿的菜肴,数量大大减少,但质量大大提高。
尤其是斋菜水平,突飞猛进。
各种蘑菇和豆腐,都被御厨们玩出花来了。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都很满意,所以冯景在御厨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
吃完晚膳,母子两人就在福宁殿帷幕里,说起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