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万福!」
吕公着终于听到少主的声音。
稚嫩的童声,平稳但有力。
「来人,给吕学士赐座、赐茶!」他继续平静的说着。
一张椅子便被搬到了吕公着身后,然后煮好的茶汤也被送上。
吕公着持芴拜谢,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坐下来。
便听着帷幕后的太皇太后道:「官家前些时日,还在和老身问:吕学士何时入京?」
「总说着,学士是大行皇帝钦定的师保,定是国家大儒,也定学问渊博,等学士入京后,一定要和学士好好请教这国家大事,天下之事……」
吕公着连忙起身,拜谢:「臣惶恐,不敢当皇帝陛下如此厚爱!」
「学士言重了!」
「学士乃是父皇钦点,保佑拥护于朕的股肱重臣!」少主开口了:「朕在汴京已经等了学士数月矣!」
「今日终于是见到学士了!」
「诗云: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朕见学士亦然!」
吕公着听着,连忙持芴而拜:「大行皇帝托付,皇帝陛下厚爱……老臣,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是儒臣,当然知道,所谓『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的意思。
这是描述子产啊!
少主将他视作子产,这让吕公着感动不已——他最仰慕的古代名臣就是子产。
而在同时,吕公着心里,那些元老和大臣的评价,开始回荡。
『少主乃是天生圣主』,这是传说中章惇私下的评价。
『晦叔到了御前自知……』,文彦博的话在耳畔回荡。
『晦叔陛见时,便可知晓,主上的非同寻常了……』韩绛的话也在耳畔回荡。
他终于知道了。
确实是天生圣君啊!
他才八岁,就已经知道如何驾驭臣下了。
而且收放自如,把握的恰到好处!
更让吕公着惊叹的是——即使他明知道,这位少主或许只是在笼络他,在特意的怀柔他。
但他的心,却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会忍不住的去想——少主真的将我看成了子产了吗?我能成为当代的子产吗?
这种人格魅力,这种悄无声息之间,就差点让他这样的老臣也有些把持不住的姿态。
不是天生的君王,不是天生就应该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帝王,还能是什幺?
「大行皇帝啊……」吕公着忍不住在心中叹道:「您可真是,给老臣留下了一个好主上!」
吕公着很清楚,这种少主是最难服侍的!
因为天生的君王,就意味着他对权力的敏感是无人能及的。
就像前天的事情……
注:因为前面忘了,所以把本年科举贡院试的举行时间,向后挪了大约七天,史实应该是在五月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