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两宫听着吕公着的话,虽然没有领悟到吕公着的用意,却也都赞同。

毕竟,现在御史台全是新党,让她们也多少有些不舒服,掺点沙子进去,似乎是个好主意!

太皇太后便问道:「学士可有君子人物举荐?」

吕公着悄悄的趁着这个机会,瞥了一眼那位端坐在御座上的少主。

没有发现这位少主有要说话、表态的迹象。

这让他松了一口气,但内心依旧是忐忑的。

只能试探着奏道:「天下正人君子,老臣以为莫如郑侠!」

两宫听着,都是欣慰的点点头,正要赞同。

就听着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来:「郑侠不可!」

吕公着连忙持芴谢罪:「臣斗胆……」

两宫则不由得问道:「为何?」

赵煦道:「回禀太母、母后,朕曾在福宁殿里见过父皇批示:郑侠过于刚正,不可用为大臣,用则易损也!」

两宫若有所思。

太皇太后问道:「官家是在那一封奏疏上看到的?」

「回太母,是元丰七年六月答观文殿学士孙固奏疏……」

孙固是元老,如今人就在京城。

最重要的是,这种事情只要一查存档就知道。

于是,殿中寂静。

吕公着更是深深的吁出一口气。

他现在很想知道,大行皇帝到底在福宁殿给少主留下了多少份奏疏、手书?

有没有他的?

好在,吕公着不是司马光,若是司马光在这里,这个时候他肯定会觉得是大行皇帝错了。

然后就会和赵煦争论起来。

吕公着很聪明的,他立刻拜道:「老臣失言……乞陛下治罪!」

赵煦连忙说道:「无妨!」

「朕虽不知这郑侠何人?也不知其为人……」

「但其能为父皇赞刚正,也为学士推崇君子……」

「用为言官,或许不妥……但教书育人,或可为天下师表……」

「太母、母后……不如招其入京,为太学博士?」

帷幕后的两宫互相看了一眼,太皇太后道:「官家所言甚合老身之意!」

向太后也道:「娘娘说的是!「

对她们而言,郑侠她们确实有些好感,但也别指望她们对一个连见都没有见过的陌生人有太多滤镜。

特别是经历司马光的事情后,两宫对这种刚正的人,已经有新的看法——刚正?那不就是犟驴吗?

想想司马光,她们自然觉得这种放到太学,去教书育人是合适的。

吕公着见此,立刻就变了脸,当即拜贺:「陛下圣明,两宫慈圣,老臣拜服!」

他原也没有真的要推荐郑侠。

只是拿郑侠试探试探,一试他就明白了底线在那里——别选大行皇帝不喜欢的人!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