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只是如此一来,岂非怨归于朕,而恩归于下了?」

章惇被吓得头皮发麻,连忙再拜:「臣惶恐!」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旧党一直揪着青苗法不断攻仵的关键所在。

怨归于上——地方官乱摊派,乱加钱,老百姓懂的也不多,只知道是赵官家的法令。

若是破家灭门了,他们恨谁?

恩归于下,就更好理解了,在章惇的逻辑,青苗法再有万般不是,也可以逼迫形势户豪强们让利。

于是问题来了。

形势户们让利,百姓感谢谁?

难道是汴京城的赵官家?

肯定不是,一定是让利的形势户自身!

于是,旧党大臣就可以光明正大,甚至打着『为江山社稷着想』的旗号,对青苗法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错非是先帝意志坚定也错非是先帝矢志于开疆拓土,收复灵夏、幽燕,需要大量的钱。

所以,先帝才一直当没有看到这个问题,也不提此事。

不然的话,仅仅是这一点,青苗法也早就被罢废了。

而如今,官家却直接点出了青苗法的核心弊端。

对皇帝来说怨归于上,恩归于下,实在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情况了。

章惇自然开始害怕。

害怕这位陛下,趁着他今日独对的机会,对青苗法一击必杀。

若他亲自开口,判处青苗法死刑。

那青苗法就真的要被罢废了。

而且基本不可能再有恢复的机会。

正当章惇绞尽脑汁要想办法找理由的时候,他就又听到那位官家说道:「卿不必如此!」

「皇考的法令,自然是好的,只是下面的人,不遵从皇考的旨意,擅自变更国家法度,压榨百姓,败坏制度……」

「这就是朕今日召卿来此的缘故!」

「也是皇考当初,对朕叮嘱的大事!」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