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韩绛当时就感觉到不对,及时插手,虽然最终没能完全阻止外戚们的裙带进入三门白波发运司,但至少控制住了这个衙门,没有让这个事关国家社稷的重要漕运官衙,被外戚们占领。

即使如此,韩绛依然提高了警惕。

甚至还专门和陕西的范纯粹、永兴军的邓绾打过招呼。

就是怕那些家伙乱来!

不过,后来韩绛发现,那些去了三门白波发运司的外戚裙带们。

好像并没有急着捞钱,反而干了不少实事。

甚至利用关系,从朝廷这里搞了不少政策去。

建立了好几个修理漕船的船厂,还给纤夫们加了工钱,虽然不多,却也是破天荒的事情!

当时,韩绛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完全不对啊!

大宋的外戚们,哪次出去不捞钱?不坑人的?

怎么?难道圣人的文章道德,连外戚也能感化了?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高家、向家人在给他们的买卖铺路。

这两家外戚和他们的这些亲戚,在熙河路那边,圈了好多地,种了以十万亩计的木。

就等着今年,木丰收后,运回汴京换钱。

于是,这些外戚的行为,就变得很合理了——大宋的外戚,就这个样子。

只要有钱赚,那动作比谁都积极、勤快,而且为了赚钱,赚大钱,他们是很舍得的,根本不会抠抠搜搜。

想到这里,韩绛看着吕公著,问道:“广西那边和熙河一样?”

“嗯!”吕公著点头:“高遵惠在新得的交州八州以及过去右江的羁縻州中,种了很多甘蔗!”

“甘蔗?!”韩绛惊了,他自然知道甘蔗——皇佑三年,他出任江南安抚使,南下赈灾,回朝的时候,路过扬州,知道扬州市面上有卖甘蔗的。

打听后才知道,这甘蔗是苏州、明州等地的特产。

甘蔗很甜,还可以拿来榨。

大宋市面上现在的红,基本都是从苏州、明州那边来的。

“交州能种甘蔗?”韩绛目瞪口呆。

苏州、明州什么气候?

交州什么气候?

什么情况?

吕公著道:“老夫一开始也很诧异。”

他早年在扬州做过官,也是在扬州认识的王安石。

自然对甘蔗很熟悉。

“但,现在来看,交州就是比苏州、明州更适合种甘蔗!”

“听说,那边种的甘蔗,不止长的比苏州快,还长的更高、更大!”

“不瞒韩公……”吕公著神色复杂的说道:“我家那个家贼吕嘉问……前些时日写信给吕希纯,与其言:交州八州,已种甘蔗数十万亩,年底便能有第一批蔗,通过水路运抵江南、京城了……”

韩绛听完,整个人都愣住了。

“年底就能出蔗?”

他想起了,熙河路那边的报告——熙州木,阡陌连野,纵渠相交,人皆以为喜!

能不高兴吗?

汴京城的吉贝布,一匹就要二十贯。

质量差一点的都要十来贯!

他们种的哪里是木?

分明就是钱!

而韩绛想不明白——熙河那边,天气那么冷,土地又那么贫瘠。

连小麦种下去,产出都很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