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还是这边的生活让他们感觉更加适应。

方言一边吃饭,一边左顾右盼,发现这里居然就他们一行人,没有其他的军人。

廖主任用竹筷敲了敲碗沿:“别东张西望的,吃完了还要去看你们的仓库呢。”他指了指窗外渐渐亮起的营房外。

方言点了点头,开始埋头干饭。

等到他们吃完饭,食堂的广播突然响起《东方红》的旋律,食堂外边传来了跑步的声音。

原来是这时候人家部队的同志才过来。

唱歌声音响起没一会儿,食堂的铁皮门被推开,穿着军装的战士们列队涌入,搪瓷碗碰撞的声响瞬间填满了屋子。

领头的连长袖口沾着晨露,看见廖主任和一众老前辈便立正敬礼:

“各位首长好!”

打饭的年轻战士眼睛好奇地瞟向这边,看到方言他们看了过去,立马对着他们敬礼。

食堂里的长条桌很快被挤满,战士们开始吃起了早饭。

方言他们这会儿也吃的差不多了。

吃完最后一口,廖主任对着方言招呼:

“走吧,今天就我们几个去视察,老爷子们在军营里面有他们的工作。”

方言点头,老兵们在部队里教育下新同志,说说战斗故事,考察下现在的部队情况,这个是一直以来的老传统了。

接着方言和廖主任一起出门,随行的人还有周秘书。

属于是非常精简的配置。

公司的那块仓库,就在这里附近,一共五百亩地。

这里毗邻深圳河,便于水陆联运,距广九铁路罗湖编组站仅3公里,铁路支线可直接接入仓库区。

作为内地供港鲜活商品的核心通道占70%货运量,周边已形成初级物流集散地,政府规划时,早已将其视为重点依托的本土枢纽。

刚开始投入建设几个月时间,之前方言了解到这边进度很快,但是具体是什么程度,方言也没见过。

方言跟着廖主任和周秘书穿过晨雾未散的田野,远处工地已经有机械声传来。

生产队的广播里传来当地粤语通知的声音。

他们来到五百亩的仓库区边缘,一台锈迹斑斑的推土机正轰隆作响。

履带在泥地上碾出深辙,惊起一群在土堆里觅食的野鸟。

方言愣是没认出是什么品种。

工地上,一排尖顶红砖房已封顶,墙面上“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被石灰水覆盖了一半,露出底下斑驳的红色字迹。

脚手架上挂着褪色的红绸,那是几个月前开工时留下的,在晨风中微微晃动。

工人们这会儿已经上工,方言他们看到工地上,工人踩着竹梯粉刷墙面,白漆在蓝色工装裤上,沾上星星点点的痕迹。

距库房百米处,一群民工正用箩筐搬运碎石,铺设铁路支线的路基。

铁轨尚未铺就,但枕木已整齐排列,每根枕木上都用红漆写着“广铁分局”的字样。

说起来萧承志老爹就是广铁的大领导。

一个戴草帽的老师傅蹲在地上,用水平仪校准枕木高度,额角的汗珠滴在的黄土上,抬头看到方言他们一行人,露出个好奇的目光来。

“做乜啊?”他对着方言他们问道。

廖主任带头用粤语回应到:

“同志,我哋系从bj过嚟嘅,过嚟睇下呢边嘅建设进度。(同志,我们是从bj来的,过来瞧瞧这边建设进度。)”

廖主任也是在香江呆过的人,说起来还是相当流利的。

廖主任话音刚落,戴草帽的老师傅“腾”地站起身,草帽险些掉在枕木上。

他拍了拍裤腿的黄土,操着夹杂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咧嘴笑:

“哎呀,bj来的领导!早知道该整队欢迎嘛!”说着就要抬手敬礼,却被廖主任一把按住。

这些都是当过民兵的敬礼很正常。

廖主任拍了拍老师傅肩膀说道:

“搞建设不用搞排场,这段铁路的负责人在哪里?”

“我就是,我就是!”老师傅搓了搓手说道。

然后他说道:

“我叫陈木根,负责把铁轨铺到仓库区。依家(现在)枕木铺了一半,就等广铁分局送钢轨过来。”他指向远处堆着的石料,“呢度(这里)原本系(是)片稻田,上个月犁出个清代瓦罐,都交畀(给)文物站咯!”

廖主任笑着笑问道:

“进度跟得上吗?”

陈木根说道:

“领导放心!我带住(带着)二十个民工,每日干到月亮爬上山。你睇(看)呢条轨距,绝对符合广九铁路标准,将来火车直接开到仓库门口,药材落车(下车)都唔使(不用)多搬一次!”

接下来廖主任就开始和陈木根聊了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