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灸法看着怪吓人的,直接拿艾绒团绑在手指上烧。”

方言凑近一看,只见旁边批注:“治风寒入骨之痹症,需取端午午时收的陈艾,掺麝香、雄黄,燃时以姜片隔于穴位,虽灼痛难忍,然效力胜汤药十倍。”

方言看了下备注说道:“这是道医的猛药法子,看来以前道士们治风湿挺狠的。”

方言回到自己位置,再往下翻,竟有一本用藏文和汉文对照书写的册子,封皮写着“晶珠本草摘录”。

“这是藏医的药书吧?”老范凑过来问道。

方言点头,指着其中一页:

“你看这个,讲‘雪茶’的用法,说生于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岩缝中,性凉,能解‘培根热症’按中医说就是清热化痰,治肺热咳嗽。”

老范点了点头,方言果然是能一眼看出并联系上中医的人。

找他算是找对人了。

只不过这会儿海灯正在关注弘扬中华武术的事儿。

方言飞快的看着书,这里面道医的书反倒是最好理解的,僧医其次,最后是藏医,方言道医的书基本都能让系统加持上,但是那些后面两种他就不行了。

藏医有独立的理论体系里面有“三因学说”“五元学说”,与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体系差异较大,方言理解不过来也很正常。

不过方言认为这就是比较难一些的“南洋中医古籍”毕竟它一部分是脱胎自中医的,只要把基础搞懂了,方言就能很快理解。

一直往下看,方言的速度可比老范的还快,只是这会儿根本就没人注意他们,全都被海灯和尚吸引了。

连带着他哪里两个徒弟都不例外,都没管方言和老范两人在这里疯狂阅读。

不知道过了多久,方言翻到最底下压着的一本薄薄的册子。

纸页脆得像饼干,封皮写着“佛门杂病方”,里面记的都是些日常小病的治法。

方言这时候总算放松了下来。

看到老范身后还有些书,他就过去拿着看。

老范这会儿才发现方言已经看到自己这边翻过的书了,他惊讶的问道:

“你都翻完了?”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嗯,差不多了解下了,有些看不懂的就跳过去了。”

老范听到方言这么说也明白过来。

说道:

“哎,我也不少看不懂,不过这个还好,你看是寺庙里的。”

说着他指着手里的书给方言看:

“这是治‘口疮’的方子,用黄柏、青黛、冰片研末,加蜂蜜调敷,跟咱们现在工厂做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剂成分差不多。”

“还有这个,‘治僧人脚气方’,用苦参、蛇床子煮水泡脚,加一把晒干的松针,说是‘坐禅久坐者必备’。”

方言点了点头,随便拿起一本,忽然翻出一本没有任何标题的册子,里面全是些零碎的笔记,字迹潦草,像是随手记录的。

“这啥?看着像流水账。”老范凑过来。

方言说道:

“滇西摆夷治蛇咬伤法:取鲜半夏捣汁,涂伤口周围,不可入血,另取蜈蚣一条焙干研末,黄酒送服。”

老范问道:

“敢这么用?”

方言说道:

“应该问题不大。”

他又好奇询问:

“摆夷是什么?”

这时候方言还没回答,就听到另外一个声音答道:

“傣族。”

转过头一看,发现居然是海灯和尚回来了。

他笑着对两人问道:

“看的怎么样?”

方言说道:

“对藏医体系不太清楚,基本很难看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