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儿点了点头。
方言有些好奇的对着她问道:
“你怎么突然想到炒股的?”
朱霖对着方言说道:
“黄慧婕给我出的主意,她说钱得动起来,我现在的钱存着不动虽然保险,但是没必要,身边这么多可以投资的,还不如投起来,当然我的资本比较少,回来建厂肯定是不太可能的,参股也必要,最好就是找个人在香江炒股。”
“她也知道乐苗在给你买股票,所以就这么建议我的。”
方言听到这才恍然大悟,敢情是黄慧婕出的主意。
接着方言和媳妇儿聊起1978年的香江股市。
方言知道的不太多,只是从报纸上能知道一些:
“前两年石油危机的影响刚过,恒生指数这阵子正慢慢往上爬。”
朱霖把枕头垫在腰后,好奇地追问:“听你这意思,现在买应该是个好时机?”
“说不准。”方言笑了笑:
“香江股市跟国际形势绑得紧,今年全球经济都在回暖,可那边总有各种小道消息搅局。”
“不过乐苗交好的那个郭家小姐有点名堂,郭家在香江地产翻云覆雨,他们的消息渠道应该靠谱,甚至说他们就是能控制股市涨跌的人。”
“对了,上个月报纸,说九龙仓的股价异动得厉害,那就是几大家族在暗地里较劲,这种时候跟着内部消息走,总比瞎买稳妥。”
朱霖眨了眨眼:“那黄慧婕说的‘钱要动起来’,倒是歪打正着了?”
“也不全是歪打。”方言伸手帮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你想啊,咱们现在手里的钱,要么存银行吃利息,要么买成实物,可真要论增值,股市确实是个门道,当然了,前提是别贪心。”
“就像研究所,投入的是技术和时间,股市投的是眼光和信息,本质上都是让‘本钱’活起来。”
“那我那点稿费,能翻多少倍?”朱霖半开玩笑地问。
“翻多少不好说,但应该亏不了。”方言想起乐苗上次来信里提的,说跟着郭真买的几支股票,已经涨了不少,“乐苗精着呢,再说了,就算真亏了,那点钱也影响不了咱们的日子,权当交学费了。”
朱霖被他逗笑了:“你倒看得开。不过黄慧婕说,她前阵子托人在香江买了点‘和记黄埔’的股票,说这家公司跟内地的联系多,往后肯定有盼头。”
“和记黄埔?”方言挑了挑眉,那不是老李头的公司吗?
这人眼光毒得很,早年在地产低谷时抄了不少底,现在跟着他走,大概率没错,黄慧婕也不简单啊!
他拍了下大腿,“明天给乐苗的电报里,特意提一嘴这个,让她问问郭真的意思。”
“你定就行。”朱霖打了个哈欠,“我这脑子记不住这些,反正信得过你。”
她往方言身边靠了靠,“说起来,等将来咱们的钱再多些,要不要在香江买个房子?你过去的话,住着也方便,万一研究所以后要在那边设点,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方言心里一动,这倒是个长远的打算。他低头看着朱霖困倦的侧脸,轻声道:“等股市的钱落袋为安了,就去看看。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得养好精神。”
他关了床头灯,黑暗中声音更显温和,“明天叔公来了,少不了要问东问西,你可别累着。”
朱霖“嗯”了一声,很快就呼吸平稳起来。
……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早上晨练过后,方言就已经开始准备中午的菜了,一些需要提前炖的现在就得放炉子上煨着。
家里没见过朱良春的人也看的出来,方言对这位叔公那是相当的重视。
吃过早饭后,方言去查房,查完刚要走去发电报的时候,协和西医那边的人找到了他。
“方主任,方主任!”叫他的人是肾内科的副主任周耀。
“周主任?有事儿?”方言回应。
西医那边还是很少找他的,现在都知道他忙的很,没事儿大家都不会找他。
周耀对着方言说道:
“有个病人想找您帮忙瞧瞧。”
“哦?很棘手?”方言问道。
周耀有些尴尬的说道:
“倒也不是很棘手……就是治疗了好几次,效果一直不理想。”
这事儿自己那边治的一半,症状老是好不全。
来来回回住院好几次了,周耀也是服了,上次听到过其他科室找方言帮忙扫尾,三下五除二的就搞定了,他现在搞的没办法,也只能试试了。
方言看了一眼手表,倒是没拒绝说道:
“行吧,咱们去看看。”
很快就到了肾内科的住院楼层,这边还有一些人在查房呢,看到方言和周耀一起过来,纷纷朝着他们看来。
方言可是第一次出现在肾内科,而且还是和副主任一起过来的。
有的一些医护人员看到方言和周耀,还和他们打招呼,这下搞的更多人都知道方言来了。
周耀想说又不好开口,只好带着方言加快脚步,然后到了这边的病房里。
这边和中医科不一样,他们这里一个病房里面放了三个病床,里面的东西也没方言他们科室那么先进。
方言一时间有些恍惚的感觉,原来历史上西医的住院部肯定是比中医先进很多的。
事实上来说,在他来协和之前协和是没有中医住院部的。
到现在协和中医住院部是条件最好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