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大师齐聚,以毒攻毒脑胶质瘤(二合一章)
趁著这会儿黄秘书还在安排,方言就准备把两位老爷子接过来。
先给海灯大师的两位徒弟打听了一下海灯大师目前的位置,然后方言就让黄秘书安排人过去接人。
然后方言又往家里打了个电话过去。
让索菲亚把朱老接过来看看。
安排完了这边的事儿,黄秘书的药也来了。
都是按照方言之前的药方,加上刚才陶广正提供的药方。
陶广正那边也在黄秘书的安排下,给家里发了个电报过去,不过和方言想的有点不一样,他们直接给那边县里的卫生部门发的。
陶广正老家在玉田到这边不算太远,只有一百多公里的样子,如果是火车不停站的情况下,两个小时的样子就到了。
之所以给卫生部门发,主要是给邮政发反应速度太慢,走卫生部的渠道发过去,那边收到过后立马就会开始办。
“我让那边酌情考虑交通方式,如果可以的话,直接开车把人拉过来也行。”黄秘书对著方言说道。
方言点了点头,这样如果顺利的话,老陶同志最晚明天就能到。
甚至今天晚上被送过来也不是不可能。
接著该做的工作已经做了,接下来就是上楼去熬药去了。
熬药这事儿就让陶广正自己来。
方言和其他人在一旁看著。
不过一开场就遇到问题了,他不会用老张家里的煤气。
这就很尷尬。
最后还是方言上去帮忙,才把火点起来。
等发蓝的火苗升起来,他才把陶砂锅架上去。
然后从黄秘书带来的药材包里取出方言之前的方子药材,当归、黄芪、白芍……每一味都用小秤称过,分量不差分毫,再码在白瓷盘里排成小堆。
“先煎黄芪和党参,得用武火煮沸,再转文火煨半个时辰。”陶广正一边说,一边往砂锅里添山泉水,水面刚好没过药材两指。
他站在炉边盯著,时不时用竹筷搅两下,防止药材沉底粘锅。
老张家里的厨房当西晒,这会儿里面温度很高,热气混著药材的清香漫出来,把陶广正额角的汗珠蒸得发亮。
这位今天可是一下火车就过来干活了,方言见状让安东过去帮忙看著。
陶广正看到安东过来,还有些不放心。
不过听到小毛子用流利的中文让他把工作交接一下,並且自我介绍是方言的亲传弟子。
陶广正这才反应过来。
安东按照陶广正的要求,等锅里的药汤泛起细密的泡沫,他迅速把炉火拨小。
开始文火煎药。
不过陶广正也没閒著,他开始弄他那个硇砂。
这玩意儿虽然炮製了,但是需要研磨。
等到磨碎过后,陶广正掏出张油纸把这个东西包好。
剩下研磨好的硇砂粉,用银匙舀出三分之一,小心翼翼地倒在张乾净的纸上。
他对著方言说话道:
“这味得最后放,沸水下锅搅三圈就成,久了药性就散了。”
他著纸边角,眼睛盯著厨房砂锅里的药汤,然后又看手里的手錶,像在等待某个精確的时刻。
方言见状,也没说什么,这事儿確实该小心。
该什么时候往里面倒药,这事儿也就只有陶广正自己知道。
要休息也得药熬好过后才行。
这边在盯著熬药,老胡对著方言说道:
“看来今天晚上又得熬夜了。”
方言对著老胡说道:
“你不用熬,我在这里守著就行了,待会儿你和朱老一块儿回去就行了。”
老胡问道:
“那你呢,三天时间全程在这里守著?”
方言摇摇头:
“那不能,这边有人守著,我明天的时候还要去和好几家研究所谈具体的合作合同。”
“只要今天晚上能够稳定,后面应该问题不大。”
这种有毒的药物,方言在前世的时候就看到有人总结过经验,有毒中药的不良反应確实存在“早期高发”的特点。
像硇砂这类具有强烈刺激性或毒性的药物,其急性毒性反应如噁心、呕吐、腹痛、脉象紊乱等往往在用药后较短时间內就可能显现。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就安全了,所以还是要留人在这里的原因。
“只是需要预防突发的情况。”方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