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第二个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二合一章)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这个病是原因不明的下呼吸道的弥漫性炎症性疾病,西医里面简称ipf,在西医里面属于是世界性的疑难绝症之一。
这种病在全球临床统计,患病人员大概十万人里有两个人左右,发病年龄多为通常都在40-5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和狂犬病一样,西医认为这种病一发病就是不可逆,除非是做肺移植手术,并且就算是换了肺存活时间也不会太长,有可能还是走不出医院。
一般从发病到死亡大概就是两到四年的时间。
在方言治疗前,西医一直将其认定为无法治疗的疾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肺间质纤维化其实是不一样的,后者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前者是找不到明确病因的。
就像是周兆琴那个病一样,她就是去旅游的时候吃了当地的减肥药,然后拉肚子过后就开始患病了,按照西医的检查来说,两者根本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就不确定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她发病。
这个就叫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一般来说这个病最开始的时候是很难察觉的,很容易被诊断成慢性支气管炎,今天来的这个人就是早期,并且已经在国外确诊。
这就有点东西了,至少证明他找医院应该是找对了。
要不然等他确诊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和周兆琴一样,心衰,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肺功能丧失,合并肺心病。
下上次方言治疗周兆琴的时候,急救用的是破格救心汤,然后调理用的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随病人症状加减,气候又多次调整方子,并在周兆琴出院前加入了培元固本散变方长期服用,去香江后,方言又加了旋覆代赭汤的变方给她服用,整个治疗过程调整多次,国外那些人想要的就是他的治疗方法,但这里面太复杂了,哪是那么容易被他们学走的。
即将来的这位,是比较罕见的早期患者,按照道理来说治疗起来应该会比晚期的周兆琴容易,但是还没见到人,这事儿就说不清楚。
现在所有的消息就只是通过廖主任转述过来的,情报其实非常少,方言甚至不知道这位到底多大岁数。
只是知道是个男人。
为了接待这个人,方言当天下午就在医院里准备起来了。
准备房间,准备可能会用到的药,同时安排专门给他护理的护士组。
从香江四点半开始飞京城,按照这会儿飞机的能力,大概需要三个小时四十分钟左右才能到京城上空,如果再稍微因为天气耽搁一会儿,就更久一些。
然后再从首都机场下飞机,坐专车到协和来,大概也需要一个多小时,差不多就要晚上九点到十点的样子才到。
也就是今天又是个加班的日子。
不过在来之前,方言还可以在家里吃个晚饭。
一点都不慌。
甚至下午下班后,方言还把陆忘忧这小丫头接了过来。
明天她就放国庆节了,到时候她还要和父母去动物园,今天就先接过来和爷爷陆东华聚一聚。
随便一起吃个饭,晚点还可以给她送回去,反正也没多远。
陆忘忧也是好久没有到方言这边来了,现在孩子上小学了,一来就先对着一众人展示了一次背课文绝活。
把最近学的一些课文全都给背诵了出来。
然后又写了一些字,一众人都在夸孩子能干,只有陆东华认为陆忘忧应该跳级,这些东西对她明显没啥压力。
应该学点更难的。
毕竟他早先教陆忘忧背的那些东西,已经打好了基础,现在小学一年级的这些太小儿科了。
不过这事儿还得人家爸妈同意,方言也不好掺和,倒是想着如果正义明年上小学的时候感觉一年级的太简单,倒是可以让他跳个级。
等到吃完了晚饭后,方言还把陆忘忧用车送了回去。
回到家里已经是八点了,现在估计病人的飞机已经要到京城附近了。
方言和家里说了一声,然后就去协和了,这次陆东华和安东也跟在一起,赵正义小朋友本来也想一起去的,不过这种场合小孩子在不太合适。
方言让他在家里看电视,回头再给他讲解。
到了医院后,院长崔静怡,负责值班的副院长林奇,已经在住院部大厅等着了,这次来的人不光是方言一个人的事儿,他们也是相当重视。
今天就在这里准备迎接病人,方言以为他们知道病人的一些情况,结果他们也是知之甚少,和方言了解的情况差不多。
也不知道保密性搞得这么好,到底是个啥人。
接下来众人就在住院部一楼大堂这里等了起来,刚过了几分钟,中医住院部就下来人了,值班的护士对着方言说道:
“方主任,廖主任在机场来电话了,飞机落地了,他们接上人就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