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没想到,方言刚叫了第一个病人进来后,隔壁陪着师父陆东华的安东就进来了,告诉方言,汪真林到了他们的诊室里。
现在这会儿正在和陆东华聊天呢。
不是冲着自己来的?
方言有些惊讶,不过很快他就收敛了情绪,让安东过去看着,有什幺情况就让他过来给自己汇报。
安东当即答应下来,然后过去。
等到人走了之后,方言才对着第一个患者招呼。
这个患者是个女性,方言看不出详细年龄,她一身都是一种浮肿的状态,肚子涨得像是个坛子似的,脸上有那种黑皮,就像是蝴蝶一样的褐色斑块,神态非常疲乏,下半身浮肿更加严重,只能光着脚。
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后,她家里人就把报告拿了出来。
方言一看,是检查报告,。查血色素69.5g/L,尿蛋白(十十),脓细胞(十十),尿素氮22.3mmol/L,肌酐411.0ymoL/L,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上面方言还看到了患者的名字,叫做王艺,今年四十七岁。
报告是一家新加坡的医院出的,报告时间是最近的一个月的。
方言看到患者说话都有些困难了,对着她家属问道:
「浮肿应该是最近才开始的吧?」
患者家属应该是患者的丈夫说道:
「对,之前两年只是确诊了红斑狼疮,全身浮肿是一个月前开始的。」
「最近还出现了小便困难的情况,我们的医生开了一些药,但是没有什幺效果。」
说着他就把在用的药递给了方言,方言看了下,是皮质激素、利尿剂这类西药。
方言又翻阅了一下患者的治疗记录,上面确实有记载小便困难的问题,每天的量只有400毫升不到。
方言来到患者身边检查,选择了从下到上的检查顺序。
患者下肢高度浮肿,方言捏了下,有波动感,然后发现她的腹部隆起。
方言指了指诊床对着在轮椅上的患者说道:
「来,躺到床上来,将双腿稍微弯曲一些,放松你腹部的肌肉。」
王女士听着方言的方法照做,在家人的帮助下艰难的上到了床上躺着,方言双手并拢,从患者腹部的正中线脐部开始,向左侧腹部慢慢叩诊,也就是一下下的敲击,一开始听到是鼓音。
这个是肠管气体,方言这幺做是听腹部你是否有腹水。
结果没敲两下,叩诊音就从鼓音变成浊音了。
方言暗自记下位置后,又对着患者说道:
「来,翻个身,变成左侧卧位。」
这个时候腹腔内的游离液体会因重力流到左侧腹部,方言在之前记下来的位置重新敲了敲,发现变成了鼓音,而时候他敲击右侧腹部原本的鼓音区,发现因为液体流过来,变成了浊音,他又在新的浊音区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患者说道:
「你再翻到另外一边。」
患者也不知道方言干啥,只能照做,方言再次敲击,发现液体又移动回来了。
他现在确认,患者是有腹水的,这个叫「移动性浊音阳性」。
简单说就是,要想叩出移动性浊音,必须俩条件都满足才行:
第一个是液体得够多。要是腹腔里就一点点水,比如不到500毫升,这点水会被肠管隔开,翻个身也流不动,叩诊根本看不出浊音挪地方;一般得攒够1000毫升以上,水多到能跟着体位流了,才能明显看出浊音在动。
第二个是液体得能「随便流」。比如腹水就是在腹腔里没东西挡着,想往哪流往哪流;但要是液体被包住了,比如炎症导致液体被粘连的组织包裹,不能流动,那也叩不出移动性浊音。
总的来说,移动性浊音就是查「肚子里有没有好多能随便流的水」的信号,靠的就是让人翻个身,看叩诊的浊音会不会跟着挪位置。
要是能出现这种情况,那基本就可以确定,肚子里有大量游离腹水了。
情况比方言想的要严重。
方言又开始给患者诊脉,还好她手上的浮肿还不算是太严重,方言摸到寸关尺上还有脉搏。
接着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你张开嘴,把舌头出来我看看。」
患者照着方言说的,把舌头吐了出来,方言看到舌质偏红,苔薄腻中心微微发黄,就在方言看完的时候,他眼睛又瞄到患者口腔里面还有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