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再来看这家人,他们与汪真林同坐一桌,患者声称汪真林是「家庭朋友「,推荐他们回国治病。

但他们的反应有些刻意,当自己没按预期追问汪真林或捐楼时,他们显得错愕,说明可能事先准备过说辞。

不过患者的病情真实,骨结核导致的椎体变形和疼痛症状无法伪装,住院配合度也高。

比较关键的是他们的态度:当要求住院两个月时,他们毫不犹豫答应,甚至主动说「一年也能接受「。

这家人病情真实且配合。

另外,患者提到在日本经汪真林介绍治疗尾椎结核「治愈「,但实际复发扩散,这可能暗示汪真林或其关联的日本医疗方存在治疗缺陷,比如没有彻底清痰湿余毒。

但话说回来了,这也没办法直接证据指向阴谋。

所以方言现在初步认为,这家人大概率是「干净「的真实患者,但被汪真林当作「烟雾弹「利用。

汪真林通过推荐他们,让关注点落在这家人身上,分散对他目的的注意。

方言也不想那幺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日本和天津那边都还在调查汪真林,好多事情其实不用自己操心。

只要调查清楚后,汪真林有问题,自然有人收拾他。

他拿起处方笺开始写方子:

潞党参10g,焦白术10g,淮山药12g,生熟苡仁各12g,泽泻10g,赤白苓各10g,炒车前子15g(包煎),煨木香3g,陈皮5g,干荷叶1角。

这个方子是围绕着健脾祛湿和胃来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脾虚失运,痰湿又与结核余毒结合侵蚀骨骼的情况。

简单来说骨结核的治疗核心就是清余毒、补正气、修骨骼,这个方子虽不直接杀结核杆菌,但通过健脾祛湿解决了患者的体质短板。

相当于是釜底抽薪,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方言认为两个月左右,用着服药可以把问题解决。

虽然这个人看起来有点问题,但是他毕竟是患者,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投了钱的,方言改治还是得治。

就在方言写好方子打算给护士,让她拿去药房煎药的时候,安东这时候推开门走了进来,对着方言说道:

「师父,汪真林走了。」

「走了?」

「对。」

「刚才和他一起的人叫了他一声,他和我们这边打了个招呼就走了,现在应该是去住院部了。」

方言听到安东这话,对着他问道:

「他在你们那边有做什幺事儿吗?或者打听我的什幺情况吗?」

安东摇摇头说道:

「就是很正常的沟通,一直都在讨论病人的病情,师公还问了他为什幺不到这边来,他捐楼的事儿是他好心办坏事,所以不好意思过来。」

方言皱起眉头,这个汪真林目标感越来越模糊了。

好像今天是特意做给方言看似的。

「师父,需要我去住院部盯着他吗?毕竟还有个肺间质纤维化的病人在那边。」安东这时候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想了下,摆摆手说道:

「不用,那边的人我已经早就给他们知会过了。」

安东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接下来,方言叫进了第四个患者。

这位患者姓宋,是这批人里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六十岁。他由助理推着轮椅进来,方言之所以认得他,是因为宋先生之前上过香江的电视,他是做服装生意的,在当地小有名气。

陪着他来的是他儿子,方言在接待宴上也见过。

「宋先生,您现在主要是什幺情况?」方言示意他们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

宋先生的儿子先接过话,语气里带着急切:

「方大夫,我父亲十个月前在家走楼梯时摔了一跤,左手上臂骨折了。当时骨折养了两个月就好了,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失眠、头晕。又过了一阵,早上起床时甚至会突然昏迷,我们一开始以为是癫痫,赶紧送他去香江的医院检查,结果什幺问题都没查出来。」

他顿了顿,接着说:

「最麻烦的是最近三个月,我父亲开始双手发抖,右手抖得尤其厉害,而且越来越严重。这两个月下来,他已经没法自己穿衣、拿筷子、握笔了,连走路都走不稳,说话也变得慢吞吞的,半天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我们后来又带他去欧洲的几家大医院检查,最后都说这是颤麻痹综合症……对!就是震颤麻痹综合症!」宋先生的儿子说着,还特意重复了一遍病名,怕方言没听清。

「对对,就是这个病!」宋先生在一旁虚弱地附和,声音缓慢而含糊。

「医院让我们住院治疗,我们住了半个月,又是吃药又是输液,可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听人说您治病有办法,我们就赶紧从欧洲回来,专程找您看看。」宋先生的儿子说完,满眼期待地看着方言,希望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震颤麻痹综合症……」方言听着有点耳熟,他稍微想了下才想起来这个病在自己上学的时候西医已经改名成帕金森病了。

注意这个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症不是一回事。

这个病最常见的初始症状,表现为肢体在静止时(如静坐、手抖放膝上)出现不自主抖动,活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其中「右手震颤」尤为典型。

然后就是肌肉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加,患者常感觉肢体「发沉」「紧绷」,严重时会导致身体姿势异常(如弯腰驼背)。

接着站立或行走时平衡能力下降,易摔倒。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