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他作为和议掌记,整日忙忙碌碌,协助王士伦、顾延魁两位上官,完成两邦和议诏书签署。
至今日日落前,两邦和议诏书经双方主官签署,并经内阁披红,司礼监上奏用玺,诸般程序都已完备。
明日早朝将当庭宣读和议诏书,以此昭告天下,大周和蒙古从此睦邻互利……
早朝之后,朝廷会在宫城紫光阁,宴请残蒙使团成员,皇帝自然不会出席,由王士伦、顾延魁主宴。
之后残蒙使团便会辞宫离京,两邦和议就此落幕完结,贾琮这个和议掌记,也算正式完成使命。
但是,大周和鄂尔多斯部边关互贸,还在秘密紧锣密鼓推进。
……
贾琮进了自己院子,看到不少粗使丫鬟和婆子,正在各处掸尘打扫,英莲和龄官来回指点调配。
豆官给打扫婆子提拎水桶,只是人小力弱,挣得小脸通红,晃得到处是水,也不知是在帮忙还是玩耍。
堂屋中芷芍正坐熏笼旁做针线,穿着淡紫撒花缎面对襟,牙白绣梅折枝棉裙,脚上穿粉底绣花棉鞋。
银针微挑,云鬓墨染,钗簪生光,娴雅俏美,颇为养眼。
她见贾琮进来连忙起身,帮他脱下官服,换上家常衣袍,整理拉扯衣角,满是细腻体贴。
贾琮问道:「芷芍,怎幺个个都在,就没见晴雯人影?」
芷芍说道:「方才篆儿过来叫她,说邢姑娘找她有事。
二姑娘也让人传过话,让三爷回府,去她院里走一趟,三爷要的东西都置办了,让你过去瞧瞧是否妥当。」
贾琮笑道:「我正惦记这事,后两日就要用到,二姐姐手脚倒快,已帮我置办好了。」
……
等芷芍帮他整装完毕,贾琮一路去迎春院里,刚进入院子,便听到史湘云清脆飒亮的嗓音。
「二姐姐,三哥哥怎幺送人这幺多香皂,这得用上好几年了。」
迎春说道:「这是琮弟送那位蒙古王子,就是往咱家送过猎物的那位,塞外买不得这东西,所以会多送些。」
史湘云出身勋贵世家,多少知道些忌讳:「三哥哥结交蒙古王子,会不会招惹闲话?」
贾琮走进堂屋,笑道:「还是云妹妹细心,不过不用担心,我和诺颜交往,涉及议和之事,宫中是应允的。」
堂屋地上放了四口箱子,都已一一打开,迎春说道:「琮弟要的东西,都帮你置办好了,瞧瞧可还妥当。」
第一口箱子整齐堆迭鑫春号香皂,还放了各式香水、牙刷牙膏等物,按这些东西市价,这一箱就值四五百两。
第二口箱子放了上等绸缎、扇子、香袋、茶具杯盏各式上等瓷器,光彩华润,十分精美,都是中原江南产物。
第三口箱子放了各类笔墨纸砚,还有一些整套的经史子集、野史杂书、流行的戏曲话本。
最后一箱放的却是各类南北干货、腌笃腊味等风味吃食。
……
贾琮仔细查看箱子东西,笑道:「还是二姐姐周到,这些东西置办的细致,十分合我心意。」
迎春笑道:「琮弟,想来那位蒙古王子,是个快马弯弓之辈,该送些刀剑之物才匹配。
你送的些香皂香水也就罢了,怎连中原书本典籍和吃食都送,人家能受用习惯吗?」
贾琮笑道:「二姐姐有所不知,这位蒙古王子与旁人不同,他母亲便是汉女,他有一半汉人血脉。
他从小得母亲教导,读书写字,满腹汉学,可是个文雅之人。」
迎春知道兄弟才学卓着,能被他称为文雅之人,这蒙古王子多半学识不俗,心中多少有些惊讶。
贾琮继续说道:「他还是个雅善美食之人,熟悉江南风味菜肴,多半他母亲出身江南,所以从小受了薰陶。
所以才送这些南北腌笃之物,即便是长途跋涉,也能妥当保存,想来远游之人,必定会中意这些东西。」
此次议和之事,诺颜台吉乃是要紧人物,我与他相处默契,临别致意也该如此。」
迎春知道清楚兄弟脾气,对皇差公事一向精到细腻,不然也不会立下许多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