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恭喜王爷封王。」刘义生笑呵呵的说着,他为自己当初的眼光而骄傲,松州府混的好的人不知有多少,那时候的宋言不过只是一个刚刚入了洛家门的赘婿,他便将所有的宝全部押注在宋言身上,现在看起来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看看吧,这才多长时间,曾经的赘婿已经爬到了燕王的位置。
「身为王爷,自当有王爷的威严,日常出行的銮驾,衣着,乃至于王府,也自然要符合王爷的规格。」刘义生唇角的笑容完全就压不下去:「銮驾陛下赏赐了一辆,燕王服尚衣局也筹备了几套,前几日传达圣旨的时候一并送了过来,这些可以暂且不管,但王府的话,还是得咱们自己修建才行。」
「不知王爷可有相中的地方,属下这就安排人去筹备,争取明年今日,能让王爷住进王府之中。」
宋言却是笑笑:「王府什幺的不用着急,现如今本王的封地,安州,平阳,皆是百废待兴,老爷子那边还在一个劲儿的征兵扩军,钱还是用在刀刃上比较好。」
「更何况这刺史府也是颇为不错,听闻曾经钱耀祖可是花费了一二十万的白银,还强制征调许多民夫这才建成,用来做王府绰绰有余,回头将刺史府外的牌匾换一个也就是了……而且,本王在这刺史府也住了蛮长时间,早已习惯,这件事就这幺定了吧。」
刘义生便觉得有些不妥,刺史府虽然也算奢华,但毕竟不是皇室规格,有些配不上主公的身份,还想要劝说却见宋言摆了摆手:「刘生,我知你是为了我好,不过现在封地的情况你也瞧见了,百姓的日子只是刚刚好了一点,若是本王在这个时候大兴土木,岂不是让人戳着脊梁骨骂?」
这时代想要建造一座王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征调的民力会严重影响到百姓生产作息。
「这件事就这幺定了,不必多言。」
听到这话,高兴才,梁光宗,李二,贾毅飞众人相视一眼,皆能看到松了一口气的模样,他们还真担心宋言封了王爷之后,便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壮志,变的骄奢淫逸起来,毕竟他们愿意跟着宋言,都是想要博一份从龙之功的,而一个有了地位和权势便骄奢淫逸之人,显然不可能引导着他们走到最后。
「陛下恩典,给了我偌大权力,于本王的封地之内,本王可以任命官职,招募士卒,设置税收,甚至是制定法律。」宋言想了想,缓缓开口:「既然如此,那本王便先将各位的职责确认下来,不知可否?」
此言一出,书房内众人面色尽皆凝重起来,齐齐起身:「愿听燕王殿下差遣。」
「首先,便是两府刺史。」宋言微微颔首,手掌下压,示意众人坐下:「自今日起,本王封地之内执行军政分离之策,刺史主管民生,刑狱,税务,文教,不再兼理军事,军事防务方面由武将负责。」
众人皆是隐隐吃了一惊。
都知道宋言统治之下的封地,势必会和现在的宁国不同,却谁也没想到宋言上来便将刺史的权力给砍掉了一半。
另一边心中却又理解,现在的宁国,十六州府之刺史,绝大部分都是文官出身,根本不知兵,诸如钱耀祖,马志峰之流皆是如此,靠着他们抵御外族,下场便是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加之宋言本就是靠战功崛起,会擡高一些武将地位实属正常。
「另外,刺史尚有一件重要任务,那就是特殊时候,需要负责边军,府兵的粮食供给。」
「安州刺史,由房海担任。」
对于这一点,现场众人并无半分惊疑。
实际上,当知晓房海随着宋言一起到了平阳之后,便都明白这是房家对王爷的支持,房海也是必定要在王爷的封地中拿下一个重要的官职的,这本质上也是一场交易。
房海起身拜谢。
「安州城防,由梅武将军担任,品级同刺史。」
又是一道命令下达,毕竟安州那边比邻匈奴,相比较平阳这边还要更为凶险,没有一个足够有分量的将军坐镇,难保匈奴不会生出什幺想法。
房海眉头微微一皱,虽说城防将军品级同刺史,但那可是梅武啊……德高望重,便是他的父亲房德见了都要以礼相待的存在,毫无疑问肯定是能压他一头的,实际上他这个刺史的权力便受到了很大的钳制……只是转念一想,由梅武坐镇安州,那叫什幺?
叫安全。
叫军功。
安州同匈奴接壤,自是不缺乏战事,到时候只要面皮厚一点,凑到阵前,那军功还不是哗哗哗的来?这样一想,房海的心情顿时舒服许多,这混军功果然是一件美事。
「贾毅飞,由原平阳知州,升任平阳刺史。」
此言一出,不少人面色变了。
尤其是贾毅飞,视线更是唰的一下看向刘义生的方向,原本的平阳刺史是宋言,都以为在宋言升任王爷之后,这平阳刺史的位置便要落在刘义生头上。
毕竟,刘义生本人的才华是没的说的,便是贾毅飞这样的饱学鸿儒也是颇为佩服,最最重要的是,刘义生可以说是这所有人当中,最早投奔宋言之人,这份情谊绝非其他人可比。
是以,谁也没想到宋言居然会将平阳刺史的位置交给旁人。
倒是刘义生面色淡然,自从对宋言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造反方针,撺掇着宋言在造反之路上越走越远之后,刘义生便将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都托付在宋言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