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样做倒也不算错,一方面,有人耕种粮田不至于变成荒田,来年也能征收更多税粮,另一方面也可收拢民心。」

「然而这样做便有一个坏处,那就是老百姓对于天灾,病祸的抗风险能力是极差的,或许,一场干旱,一场暴雨,甚至是家中一人生病,都有可能导致一户百姓因此而破产。」

「农民身上大多无闲钱,一旦家中突生变故,为了应对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卖田,然后这些田产就会聚集在一些富庶之人手下,纵然现在燕王殿下几乎已经清理了两府之地大部分的地主,可这些人很快就会成为新的地主,土地兼并还会继续发生。」

「一旦土地兼并达到老百姓无法忍受的地步,那便是下一次灭亡。」

宋言轻叹一口气,所以说崔莺莺这女人是有大才的,连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都能看出来。

土地兼并。

这是中华整个封建王朝上下两千年,都无法改变的顽疾。

每到王朝末期,率先揭竿而起的,多是那些没了土地没了生计的贫苦农民……当然,死的最多的也是底层农民,而最终能瓜分利益的却往往和农民无关了。

「是以,妾身建议,两府之地中现存的无主田产,王爷莫要无偿分给百姓……而是将其收为皇庄。」崔莺莺说道。

「皇庄?」宋言挑眉。

「是妾身失言了,应是王庄才对。」崔莺莺连忙改口:「总之,便是王爷将这些土地充公,也就是收归王爷所有,然后可以以极为低廉,甚至是免除租子的方式,租赁给封地中的百姓。」

「如此,百姓实质上得了土地,对王爷同样心存感激。」

「若是有人想要对王爷不利,这些百姓怕是第一个不愿意,毕竟换了旁人,未必会愿意给他们免除租子。另一边,既然他们并没有田产所有权,那就无法交易土地,从某些方面来讲,也能抑制土地兼并。」

宋言眉头微皱,土地收归国有,百姓只有耕种之权,而无变卖之权。

这女子,当真妖孽。

「可,倘若百姓家中有人重病,身无存银,手上又无田地可卖,又当如何?难道只能等死不成?」宋言不断丢出一个又一个沉重的问题。

饶是崔莺莺天性聪慧,又见多识广,机敏过人,可此时此刻依旧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这位王爷就像是一个专门过来鸡蛋里头挑骨头的,不管她提出怎样的建议,宋言总能从中挑出问题,逼迫着她不得不去完善。

这要是放在现代社会,便有一个专属尊称——杠精!

崔莺莺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丝丝冷汗,莹白贝齿用力咬着下唇,正绞尽脑汁的思索着:「或许,王爷可以专门设置一处燕王钱庄……这钱庄不会进行大额借贷,而是针对急需用钱的百姓,一旦查证,可进行数两银子的小额贷款,可以将利息设置的极低,甚至是无息,然后来年以租田中的粮食进行偿还。」

宋言面色平静,不置可否。

稍稍思索了一下,便拿起手中宣纸,递给崔三娘子。

崔三娘子上前一步接下,她能看的出来宋言对这张纸很是重视,是以心中并无轻视之意。

可是,当崔三娘子看到纸上内容之后,却是依旧忍不住小脸微变。

但见她之前同宋言所说之策略,多半都记录在白纸之上,甚至包括了商税,以及阶梯型收税的方针。

原本崔三娘子觉得宋言本人,只是骁勇善战,于文事方面虽擅长遣诗作词,却不通文政,否则也不会向她提出那幺多问题……只是燕王善于听从旁人的意见,所以才能将安州和平阳治理的井井有条。她自是不会因为这样便对宋言有轻视之意,毕竟知人善任本就是为王者最为重要的才能之一,却也不免将自己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只是现如今瞧见纸上内容,方知世界之大,能人辈出。

自己这点才能简直就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一时间心中甚至对宋言生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敬佩,甚至是恐惧。

她实在是无法想像,一个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做到这般,在格物方面有经天纬地之才,能改进炼铁法,轻松锻造百链钢,让麾下兵卒的盔甲武器尽皆提升一个档次,更能创造出白糖,雪盐,炒茶,香皂这些神奇之物,带来数不清的利润;在行军布阵方面,更是数次以少胜多,无论是狡诈残忍的倭寇,横行无忌的女真和匈奴铁骑,都能一次次将其镇压,绞杀,铸就京观狂魔之威名;更能提笔做文章,诗词传千古。

现如今,就连治国方略也是信手拈来。

她甚至忍不住想要问一问,这个世界上究竟还有什幺事情是宋言不会的?

在这张纸上,还写有一些诸如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养廉银,廉政公署等诸多政策。

摊丁入亩,便是将人头税综合到田税当中,从此之后不再征收人头税,而是根据田地多寡征税,如此便能在很大幅度上降低地主屯田的欲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