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迅速转身回到自己的区域修炼,少部分人眼珠子一转,纷纷出言夸赞起夏禹宗。
「长公子的资质,应该是夏城第一了吧?」
「什幺夏城第一,六岁的掘地境,怕是翻遍九镇都找不出一个,说是摩敖南麓第一,恐怕都不过分!」
「对对对,按这个趋势,我估计长公子最多十来岁就能突破到御寒级了,摩敖南麓估计是真找不出资质比长公子还高的人了。」
………………
听到那一小撮人的夸奖,本来已经打算离开的项梁顿时停了下来,随即忍不住扭头朝着夏禹宗看去,想看看他是什幺反应。
夏禹宗听到众人的话,小小的脸蛋上,非但没有露出笑容,反而眉头轻皱,好像有些不悦,但他还是微微拱手,面朝众人道:「诸位过誉了,还是抓紧时间去修炼吧!」
六岁的夏禹宗,面对这幺多人的夸奖,给出的反应居然如此平淡。
那些开口夸奖他的人,面色都微微僵了僵,但也没敢再说什幺,拱手就直接去忙自己的了。
倒是原本已经离去的人,都扭头看着夏禹宗,眼神里明显都露出了一抹赞赏。
项梁更直接,他看着夏禹宗眼神里满是欣赏与赞叹。
不论出于什幺原因,一个刚满六岁的孩子,能不迷失在周围人的称赞和夸奖声中,就已经很不错了,再考虑到夏禹宗的出身和地位,能做到这一点,无疑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传言六年前长公子出世时,领主亲口说过,他今后当为夏氏一龙,如今看来,是要一语成谶了!」
项梁笑了笑,直接转身出了武道阁,朝家里走去。
他得先回去收拾一下,再去典狱部找李天成复命。
王玉秀看到夫君终于出关了,自是高兴的不行,又是给他收拾形容,又是张罗饭食,忙得不亦乐乎。
项梁只在家中待了半个时辰,就去典狱部大殿了。
侍卫通报过后,项梁直接就进了大殿正厅,看到正在上方伏案奋笔疾书的李天成,赶忙躬身一拜:「银令典狱使项梁,拜见司正大人!」
「11鬃实力了,不错!」
两个月提升到了11鬃,李天成看着项梁,神色有些意外,后面的不错二字,显然是发自内心的夸奖。
「司正过奖,若不是司丞大人跟您老人家,给了属下如此宝贵的机会,我哪儿能提升的这幺快!」
听到项梁的自谦,李天成摆了摆手,也没有继续跟他废话,迅速从桌案上抽出了一本青色封面的册子,交给了旁边的一个侍卫,示意他递给项梁。
项梁看到那本册子的青色封面,脸上就冒出一抹猜测了,从侍卫手中接过册子,看到封面上的内容,心中立刻就暗道了一句,果然不出所料。
那封面上赫然写着「鸿门卷宗」四个字。
典狱部执掌大夏刑律,而他们这些典狱使,又司职办案、查案、缉拿、惩戒,甚至必要时,还要负责处决,如此繁琐且复杂的任务,自然都是要有严密章程的。
典狱部为了规范办案流程,给大夏所有下属辖区驻点都立了卷宗,分为青红两册,红色卷宗里记的,就是经过典狱总部勾决确定结束的案子;而青色卷宗,记的则是没有破获,或是还没查明的案子。
冰渊世界的危险,实在是太多了,即便强如今天的大夏,各个驻点每个月上报的死亡人数都不少,而这其中,有些是真失踪,有些是被寒兽杀的,有些被诡怪杀,当然,也有一些是被人为杀害的。
这些人的死因,当然都要归典狱部负责查明。
若是能确定是被寒兽诡怪杀害的,那典狱部反而还轻松了,最怕的就是被人为杀害的,那样一来,就必须得立案彻查,是被外人杀的还是被自己人杀的,出于什幺原因,总之要查的清清楚楚。
查不明白,也没关系,那就是一桩悬案,谁经手的就记在谁头上,最后影响的就是典狱使的晋升考核。
如此一来,所有典狱使,最怕的就是悬案。
偏偏按典狱部的规定,各个驻点都难免会冒出悬案,所以每一个驻点都有一本青色卷宗。
所有典狱使看到青色卷宗,都恨不能直接扭头就跑。
此刻项梁握着手中的青色卷宗,自然也是这个心情。
不止如此。
他手中的这本鸿门青色卷宗,厚度明显远超他此前见过的任何一本卷宗!
这鸿门,怎幺会堆了这幺多悬案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