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再会查案办案的人,若是实力不行,不能服众尚是其次,慑服不了罪犯,或者被凶犯反杀,那丢的可就是大夏的脸了。
且不提掌刑这个职位的特殊性,就按照夏川对八司正职的要求,实力最少最少也要在20鬃以上,原则是宁愿职务空着,都不能随便让低于这个实力的人上任。
项梁就不说了,从小半年时间就能一路晋升成为银令级典狱使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他查案的水平绝对是不低的,问题是他那6鬃的实力,确实是太弱了。
这个实力,连当副掌刑都不够,所以夏川才会给他开两个多月的武道阁绿灯,让他赶紧提升实力。
白山宁17鬃的实力,当个副掌刑才算说得过去,而他的实力,在一众银令级典狱使里已经能算顶尖了。
目前整个典狱使系统里,只有一个金令级典狱使,那就是侯鸣,侯鸣有25鬃实力,当掌刑肯定是够的。
但问题是,只有一个侯鸣!
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想任命专业的典狱人才去担任辖区掌刑使,目前阶段基本实现不了。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实力强的人先当掌刑,然后给他配一群典狱使下属,协助他办案;至于副掌刑,目前已经陆续有银令级典狱使实力跟上来了,所以就可以正常任命了。
鸿门眼下让赵豹担任掌刑,显然就属于这种情况。
按典狱部的规定,掌刑使正常情况下可以配备3个银令典狱使,30个铁令典狱使;而副掌刑一般本身就是银令级典狱使,他们能配10个铁令级典狱使。
这就意味着,鸿门目前有6个级银令典狱使,90个铁令级典狱使,总数都快破百了。
这是什幺概念?
典狱使可不是什幺大白菜,那是典狱部花了大精力培养出来的,专门查案办案的人,一般小驻点最多也就3个铁令级典狱使,大驻点按正常规制是3个银令级,30个铁令级,一共是33个。
前段时间,侯鸣能多调20个银令级典狱使,到外城北五区帮忙,那是捡了近水楼台的便宜,那20人里绝大多数本来就是负责外城各个辖区的,去北五区帮忙也就是走走路的事。
就这样的情况下,各个驻点的悬案数量,也基本是有定数的,小驻点最多就20多桩,大驻点稍微多点,基本在50到80之间,即便是最近治安压力大的不能再大的北五区,悬案也就78桩而已。
鸿门城,有这幺多典狱使,居然还累计了239桩悬案!
昨晚在典狱部总殿看到鸿门卷宗的时候,项梁还以为悬案这幺多,是由于人手不足,所以现在听到白山宁说鸿门城有上百个典狱使,他才会如此惊讶。
「你在武道阁闭关两个多月,不知道也正常……」
白山宁已经知道项梁这5鬃实力是怎幺提的了,想到他一直都没怎幺打听过鸿门城的情况,两人刚好也出了夏城,进了直道,正在往南朝荥河北岸走,想着路途遥远,就耐心的给他讲解了起来。
而随着白山宁将鸿门城的情况娓娓道来,项梁面色也变得愈发凝重了起来。
打从去年七月开埠以来,大夏包括八镇的人,几乎就是络绎不绝的往鸿门城跑,截止到去年九月十八,也就是六镇领主联袂对付大夏时,鸿门城的常驻人口已经暴增到了15万以上。
彼时鸿门城的治安压力,就已经很大了。
可没想到,去年九月十八,夏鸿击败杨尊,强势慑服六镇后,鸿门城的火爆竟又再度攀上了新台阶。
往后几乎每一天,都有大量人从四面八方过来,鸿门城的常驻人口也一天比一天多,截止到年初,常驻人口已经高达20万,算上流动人口几乎快突破了30万。
这是什幺概念?
大夏外城北五区,是专门用来安置外人的,总人口才六万三千多人,就让侯鸣忙得焦头烂额了,而鸿门城的人口,是北五区的三倍以上。
关键来夏城的人,目的还只是参观打探;
可到鸿门城的人,那无一例外都是奔着买卖来的。
这些人,不管进城还是出城,身上要幺带着钱,要幺带着货,本就极容易诱使人犯罪,再加上天南海北的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那可就真是各凭本事了。
杀人越货、剪径劫财、仇杀、报复、黑吃黑、买卖谈不拢……等等各式各样的事,可谓是层出不穷。
一开始这些事情,还都集中在城外,可随着很多人摸清了鸿门城和大夏司衙以及守军的情况,再加上来鸿门常驻的人实力也越来越强,这些事情,就开始逐渐在城内冒头了。
去年九月十八号之前,鸿门城全境大概平均每天是2到3起命案;到九月十八号之后,所有人都知道,连六镇领主都不敢来鸿门城造次过后,命案率瞬间飙升,每天暴增至5到8起。
要知道,这是每天!
今天是元月十六,九月十八号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17天,按每天最低的情况5起算,也就是说,光是过去的117天里,鸿门全境就发生了近600起命案。
再算上七月开埠后的两个月,鸿门发生的命案,保守估计都在1500桩以上。
这幺想想,239桩悬案,还真不算多。
「八个镇城里心怀鬼胎的,从四面八方来的逃犯和罪犯,还有些妄想着一夜暴富,不愿通过正常渠道花钱到万宝楼来买,只想靠实力抢的……这批人,数量多如牛毛,而且他们还本就是外来者,潜伏在人群,压根就不让你注意到,破案的难度更是直线飙升。」
听到白山宁的话,项梁回想起昨日看到的卷宗,沉声道:「不止人,还有疑似诡怪的手段也出现了,比如上个月接连出现的连环割首案、索命绝音案、猫妖盗窃案,三桩案子都不像是正常人类能干的。」
白山宁立刻点头,正色道:「我也看过鸿门卷宗,这三个案子,确实像是诡怪手段,鸿门城最近从夏城调了那幺多凝火油过去,应该就是为了对付诡怪的,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头绪。」
「疑是诡怪手段的悬案,也不止这三桩,鸿门现今人口众多,又不似夏城有领主神威庇佑,诡怪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城中,易如反掌,可咱们想在二三十万人里精准的把它给揪出来,难度可就太大了。」
项梁说完后微微擡头,尽管直道两侧挂着煤炉,基本是灯火通明的状态,但他思索片刻,还是从包袱里取出了一块凝火油放在手中,以备不时之需。
白山宁见状,也立刻从怀里拿出了一块凝火油,沉声开口道:「为了不造成恐慌,鸿门典狱司一直都在极力封锁案件消息,一开始确实有点效果,可随着状况频出,命案层出不穷,终归是纸包不住火,鸿门城人心惶惶,万宝楼和南城商铺的生意都受影响了,再继续下去,只怕马上就要出现离城潮了。
这个时候把咱们两个调过去,应该是想让咱们当救火队长,尽快破几个大案,安抚一下城中的人。」
项梁立刻点头,道:「上百典狱使都不够,还要继续往上加,形势严峻至此,确实是要赶紧破些案子,抓几个真凶惩处一下。」
两人瞳孔都微微露出了一抹坚定,查案办案本身就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同时还关系到他们能否晋升为金令典狱使,未来能不能再进一步,两人自然是要严肃对待的。
「加快点吧!我都有点迫不及待,想去查案了!」
项梁一说完,立刻就擡脚往前冲了;
白山宁顿时笑了笑,快步跟上了他。
………………
大夏九年,二月二十号,深夜
鸿门,南城街道
行人来来往往,街道上叫卖声不断,热闹非常。
因为沿街布置了大量煤炉,再加上两侧房屋内透出的光源,整个南城主街道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商贩、货郎、旅人、居民、穿街走巷的孩童,巡街的披甲士卒……火光映照下,地面各具特色的斑驳人影仿佛也组成了一副极具烟火气的热闹图景。
「朱兄、李兄,改日……改日……郑某再做东,咱们三个……一定……喝个尽兴,好吧?」
「好说好说,郑兄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我没喝多,没喝多……才一斤,多……什幺?」
「郑兄,最近城中不太平,还是我们送你回去吧!」
「不用……不……用,你们两人来鸿门才五天,是客人,哪儿有让客人送我的道理,回去回去,你们先回客栈,我明晚再来找你们。」
「这……好吧!反正陈兄住的地方也不远。」
「行了行了,不用担心我,你们赶紧回去。」
南城一间酒楼旁边的巷子口,三个中年人正在推推搡搡,其中一个说话都有点不利索,明显是喝多了。
可他却又不愿承认,硬是不要人送,将另外两个中年人叫走了,他看了看热闹的街道,随后辨别了一下家的方向,醉醺醺的朝身后那条巷子里走了进去。
鸿门南城只有一条全长2公里,宽15米的主干道,城中所有商铺和商贩,包括万宝楼,全都聚集在这条街道的沿线两侧。
而这条街道的东西两侧后方区域,则算是居民区。
由于鸿门短时间内聚集的人口实在太多,民事司就将城中的居住区做了严格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