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侧数百米开外,蚀骨道入口南侧,十五顶直径百米的漆黑军帐,呈环形分布,正静静地屹立在雪地中。
营帐外围修建了一圈木栅栏,有不少执勤的士卒,绕着军帐不断巡视,军营只有一个进出口,就在南侧也就是他们的正前方。
十五顶巨型军帐的正中间,还有座临时搭建出来的木楼,木楼总共有五层,高二十多米,顶上插着一杆黑色旗帜,旗帜正面镶着大大的金色「向」字,反面则是一个「盟」字。
盟字好理解,盟军的意思,可向字又作何解?
「向?」
韩鹏表情困惑的扭头看向韩起。
韩起赶忙回答道:「这面旗帜五天前才挂上去,我问过士卒了,说是盟主新任命了一位姓向的大都督,司职统领三营大军,负责阴鹤谷这边的防务。」
「是加入了大夏的灞上前领主,向覆海!」
韩鹏瞬间就反应过来了,姓向的,有资格统领盟军三营一万五千士卒的,除了向覆海,也没其他人了。
「直接派显阳级来统领大军,好气魄啊!」
韩鹏感叹间,已经跟着韩起一块走到了军营的入口。
靠近军营门口,韩鹏爷孙还是有点忐忑的,只因门口执勤的上百披甲士卒,赫然全都是御寒级修为,两人一眼望过去,发现竟有半数人的实力,他们看不透。
冰渊既定的潜规则,但凡看不透实力,基本就代表对方的实力在自己之上,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是别人用了什幺特殊的隐匿手段。
军营这种区域,基本没人会藏实力。
所以答案很明朗了,这一百多个守门的士卒,有超过半数,实力都在他们爷孙二人之上。
要知道,两人一个18鬃一个17鬃,这份实力,放在以前的阴鹤谷,基本都能横着走了,如今却连军营看门的都不如,爷孙俩心情不光忐忑,还多几分复杂。
不过随着走到军营门口,看清守门那帮士卒中,一个领队模样打扮的青年,韩鹏表情立刻就放松了下来。
「李校尉,今天是你执勤啊!」
韩起就更直接了,直接上前跟那青年打了招呼。
披甲青年擡头看到韩鹏三人,脸上顿时也露出了一抹笑容,拱手道:「韩头领从夏城回来了……」
说完他看向后方的韩立,笑问道:「韩立今年会武比赛的成绩还不错吧,第几名啊?」
这执勤的青年校尉,不是别人,赫然是晋阳村的原副头领李虎。
大夏八年年底,李虎和杨忠一起被卢阳派到晋阳村来盯着韩鹏,防止他变节,两人来晋阳村的时候,韩鹏知道他们是大夏的人了,随着后续韩鹏对大夏归属感渐深,索性就把李虎任命为副头领了。
随着盟军进驻,晋阳设城,李虎和杨忠两人,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不用再继续潜伏了,六月末盟军一过来,刘元就随便找个借口,将两人给收编进了盟军一营,李虎有31鬃实力,混了个亲军校尉的职位,手底下带着一支精锐斥候营。
韩立是卢阳的徒弟,早在东岭时期,他就跟李虎认识了,且关系还相当不错,听到他的询问,立刻笑着回答道:「嘿嘿,79名,虎哥,还不错吧?」
「厉害,我还以为你进不去前百呢!」
听到韩立的名次,李虎立刻点头出言夸赞了一句。
韩立去年就被卢阳带去夏城,算是认了门,后续又回夏城待了半年,已经算是妥妥的大夏人了,有圣纹的情况下,17鬃实力,进前百其实也不算多夸张。
「都统早就跟我打过招呼了,你们跟我来,我直接带你们进军营主楼见都统……」
虽说是熟人,省去了盘问的程序,不过李虎还是让三人接受了出入口的例行检查。
所谓例行检查,就是一个涂满了凝火油的通道。
李虎带着三人穿过通道,轻车熟路的绕过军帐,直接奔着军营正中心的那座主楼走去。
………………
军营主楼,第四层的中心正厅内。
刘元端坐主位,下方一共坐着六人,分别是侯泉、宇文邕、周元、侯通、蒙易、王渊。
「云蛟、龙武、陇原三军,分别安插在三个营,建制都没动,剩下的北昭和雄武两军两千人没办法,只能平均分成三拨人,打散放到三个营里,这次就委屈侯都统和蒙都统了……」
听到刘元的话,侯通蒙易两人都微微拱了拱手。
「实力差没办法,谁叫他们平时不争气的。」
「行军比赛输了,还能说什幺,被打散也活该。」
听到侯通蒙易两人的话,其余四人连同上首的刘元顿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提起这事,五人就忍不住想笑。
当然,与五人对应的,是蒙易侯通两人的郁闷。
此次组建盟军,大夏总共出了十军,他们五军被分配到了阴鹤谷这边来。
盟军六营的建制,是兵戎部司正宇文焘提出来的,包括将九镇所有士卒彻底打乱,平均分配到六个营,让大夏的人在每个营占绝对多数,也是宇文焘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