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尚还有一事不明,典籍上记载,法坛乃是道庭驻世之基,我观《太乙灵枢经》,似乎没有铸坛之说,不知晚辈何时开始修筑法坛,如何铸坛?”秦桑发问。
周前辈耐心解释道:“上古之战,神庭被打落,道庭遁世,外部强敌众多,始终对道庭残部虎视眈眈,危急存亡之际,为求自保,不得不做出改变,更易外坛为心坛,方有《太乙灵枢经》,衍生出纯粹的灵修一脉。有心坛,自然无须铸外坛,而且还不到神庭出世的时候,老夫也无法为你们授箓。”
秦桑担忧道:“前辈方才教诲晚辈,想要斩妖除魔,解救同族,非晚辈一人之力可为。想必有不少同道,和晚辈一样心向道庭,有斩妖除魔的决心,可是没有法坛,无法授箓,晚辈担心他们不认可《太乙灵枢经》。”
只要了解道庭法统,就能看出来《太乙灵枢经》和道庭法门的区别。
道庭的根基乃是符法,从第一次神霄合议,立道庭、建神庭,神霄总制,雷部独大;到二次神霄合议,大易其法、更换道制,立天枢院,推演斗部群神;再到三次神霄合议,立北极驱邪院,以真合神,天神地祇,三界备守,从而形成三大官箓、两院一府的最终格局,将道庭推至鼎盛。
无论如何演变,万变不离其宗,符神、法箓始终是道法的根基,而《太乙灵枢经》彻底抛弃了这些,很难让人相信是从道庭一脉相承的。
“此非难事,你仍可修筑法坛,让弟子将灵枢置入法坛即可……”
周前辈不厌其烦,详细指点秦桑如何去做。
秦桑听罢,暗道这位果然对道庭非常了解,这么做除了无法授箓,几乎能够以假乱真。以后他完全可以将修炼《太乙灵枢经》的弟子置入各地法坛之内,藏进道观。
以后五雷教明修雷法,暗行《太乙灵枢经》,两法并行,到了危急关头,如果还无法联络道庭,便缔结灵网,向乾州求援。
“我现在传你铸坛之法,你且听好……”周前辈传的是道庭正统铸坛之法。
秦桑认真记下,此时已经快到要断开联系的时候了,双方都觉得意犹未尽。
和周前辈议定下一次联络的时间,秦桑便收回心神。
灵光渐渐消退,秦桑盘坐在治坛上,回忆方才交流的过程,一些地方可能演得有点儿过火,不过他一个生在妖魔作乱的地方,被妖魔环伺,朝不保夕,这种表现倒也符合他的身份。
自觉没有太大的纰漏,秦桑神情稍缓,收起都功印,重新封闭治坛。
……
五雷教总坛。
秦桑盘膝入定,《太乙灵枢经》的经文在心田里流过。虽然还没有真正修持过,但秦桑一直在注意搜集各种功法,对灵修修行并不陌生。
其实他之前修炼的《火种金莲》也算灵修法门,只不过功法的来历有问题,而且精力难以兼顾,被他弃之不用。秦桑一直没有忘记《火种金莲》,因为此法不仅多次帮他化险为夷,如果抛开麒麟源种夺舍的那部分,也有很大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