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此法很可能是一位大乘期的麒麟亲自所创。
如果秦桑愿意耗费一些时间,以《火种金莲》为基础,继续推演,未必不能创出一部炼虚级别的上乘功法。事实上,秦桑确实考虑过,如有必要,尝试推演一番。
心神内守,静观元神。
《太乙灵枢经》的前三重,大概对应法修的炼气、筑基和金丹三个境界,内容非常浅显,秦桑早已领悟透彻,此刻修行起来水到渠成,一蹴而就,一鼓作气达至第三重巅峰。
紫府之中,秦桑的元神表面覆盖一层佛光,外面还有一身法袍,元神本身的灵光只是微微闪烁,很快恢复平静,和修炼之前比起来,外表没有明显的变化。
接下来的第四重乃是重中之重,相当于法修的元婴期,从这一步就要开始构筑灵枢,如果将整部功法比喻成一栋高楼,必须在这时候打造最完美、最坚固的地基。
第一步要将所有神识之力凝聚到极致,炼成丝线,这一步考验的是修士的控制能力,每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有的凝实、有的松散,秦桑以炼虚之境修炼功法第四重,自然是轻而易举,将神识炼成真正的神识之丝。
然后便要用这些丝线编织‘灵枢’,这一步却是异常复杂,如果是本境界的修士,势必要花费无数年时间打磨。
秦桑此时修炼起来,也要时不时停下来,认真思索。
无他,因为构筑灵枢并不能按部就班,功法上的很多地方都是模糊的,寥寥几语,提纲挈领。修行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修士需要根据自身的天资禀赋,以及自己的悟性,灵活调整,才能打造出最契合自己的灵枢。
在修炼的过程中,修士对大道的理解也会映射到灵枢上,资质和悟性上的差距在这时便已显现。
大道无止境,因此秦桑也会遇到问题,也会迟疑和犹豫,每当这时候,秦桑便会回想起周前辈的某句话,总能引领他走出迷茫。
他的直觉没有错,那些话果然字字珠玑。不过,周前辈之言皆是高屋建瓴,目的是避免修炼者走上歧途,真正落到修行上,最终还要靠修炼者自己。
此时秦桑的元神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了怪物,仿佛一个扯不开的混乱线团。元神的四肢、躯干、头颅,乃至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被彻底打散,交织在了一起,难分难解。
构筑灵枢,并非在元神体内诞生某个核心的存在,而是要将整个元神以另一种奇特的方式重构。
在构筑灵枢之时,秦桑遇到了一个麻烦。
眉心灵光闪烁,《火种金莲》修成的灵火莲台旋转飞出,火光将洞府照亮。
麒麟孵化之后,灵火莲台便一直维持原状。
秦桑缓缓睁开双眼,望着灵火莲台,陷入沉思。虽然在修持灵火莲台的过程中,吞噬了各种各样灵火,但如今早已和他的元神早已不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