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霍韬意识到自己会错了意之后,也明白了自己最初的回答有问题。

看裴千户的作为方式,他也一定是更倾向于「抢在对方之前翻脸无情」这个答案的。

只是霍韬总不好重新回答一遍吧。

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霍韬正琢磨着该怎幺向哥哥表达,自己已经修正了三观,就听裴元问道,「我听说,你们这些举子会试之前,都有文会什幺的,用以相互结交,有这样的事情吗?」

霍韬答道,「确实如此。」

裴元来了点兴趣,问道,「上一科,有个三甲同进士叫做桂萼,你认得吗?」

霍韬想了下,约莫有点印象,「好像是个脾气很臭的家伙,我和他接触不多。」

裴元说道,「这是个人才啊,你们可要多多亲近才是。」

霍韬听了有些为难,倒不是因为桂萼的坏脾气,而是他和桂萼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这样找上去实在太过冒昧,再说他连桂萼在哪儿都不知道。

霍韬如实答道,「学生和他交往不多,桂萼中了金榜之后,更是再没联系,现在也不知道他人在何处。」

裴元已经让人核实过,直接答道,「观政后去了丹徒,现在在做知县。」

这下霍韬真的大吃一惊了。

整个正德六年辛未科的三百多号人,裴千户只在意一个桂萼,甚至还将他的去向打听的明明白白,此人这是要大用啊。

霍韬不敢大意,连忙道,「学生会想办法和桂萼联系上。」

裴元倒也体量霍韬的难处,说道,「也不急于一时,等到今年恩科过后,你们同在官场,也好说话一些。此人还需要在基层稍加磨砺。」

桂萼就是那个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一条鞭法」的人。

可惜,没有一个强势的内阁,将这政策推动下去。

一直到五十年后,这个「一条鞭法」才在张居正手中发扬光大。

裴元对大明经济的模型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思路,这个「一条鞭法」就是启动所有环节的钥匙。

和别人比起来,能够想出「一条鞭法」的桂萼,显然是最适合推动这项政策的人。

如今裴元还没做好准备,只能让霍韬刷着友好,做点前置工作。

霍韬听出裴元暗含的意思,裴元这是不但确定今年有恩科,而且还许诺了自己前程。

当即大喜过望的连忙应了下来。

待车上又静下来,裴元才闭着眼,默默的想着事情。

今日谷大亮的偶露峥嵘,以及谷本的死,让裴元心中拉响了警兆。

他自以为稳妥的布局,其实有着很大的变数。

裴元靠着一层层谋划编织的网,有几个重要的锚点,王敞、谷大用、萧韺、陆訚、李士实、霸州军。

王敞不必说了,自己靠着威慑收服他,又在淮南和王敞一起,同霸州军做下里应外合的勾当。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能找到旁证,裴元还特意保了作为直接证人的齐彦名一手。

身为南京兵部尚书,这个罪名足够让王敞死无葬身之地。

谷大用就不必说了,此人先是在阳谷谎报军功,又和裴元为了重立西厂,合伙谎报了罗教的事情。这两件都足以让天子失去对他的信任,让他彻底失去一切。

更何况,裴元还可以把梁次摅的死硬栽到谷大用头上,因为这件事的直接受益人,就是西厂复立的谷大用。

如果和前面的事情关联在一起,那失去天子信任的谷大用,绝对承受不了梁储的报复。

萧韺的情况和谷大用相似,他也在阳谷一战谎报了军功,更越界的是,为了防止冒功暴露的隐患,他还配合裴元吞掉了那六百徐州兵,并把这些地方卫所兵,私放进了京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