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们付出无数努力,才将武将的权力关在了笼子里,谁也不想再把他们放出来。
「厂公,此事万万不可!
一旦让武人得势,国将不国啊!」
一众文官齐声反对道。
小弟们集体反对,左光恩被吓了一大跳。
仅仅只是让出一些兵部的岗位,真有这幺严重幺?
要知道在开国初年的时候,还有勋贵直接担任六部尚书的案例,也没见闹出乱子。
想不明白重要,关键是小弟们的意见,必须予以重视。
他权力的来源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皇帝的信赖,另一部分则是小弟们的支持。
现在两者发生冲突,让事情一下子复杂了起来。
同勋贵们达成的条件,那是在天元帝牵头下完成的。
现在若是推翻,把皇帝置于何地。
「行了,大家都起来吧!
此事是我考虑不周,多亏有众位干臣直言劝谏,才避免酿成大祸。
只是眼下的局势,我们必须要先稳住勋贵。
所以这些条件,还是要兑现一部分的。
我看这样好了,以为朝廷培养人才为由,先招收一些勋贵子弟进入兵部,但不授予实职。
私底下向勋贵们许诺,只要这些人熟悉了兵部事务,能够履行职责,就授予他们相应的职位。
先培养一两年,到时候大家再找合适的理由,陆续把人给退回去。
当然,也不能全部给退回去,还是要留下一两个能用的,照顾一下勋贵们的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