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上述四人皆德才兼备,任何一人入阁,都是我大虞之幸。

一时半会儿,臣拿不定主意,请陛下圣裁!」

庞亨升面无表情的说道。

「哦,居然还有在野的贤士。

不过朕似乎记得,这两位此前就在内阁任职,因结党营私才被罢免的。

听了天元帝的话,庞亨升内心深处表示了认同,但身份却不允许他附和。

「陛下,尹先生和左先生最擅长教学生,所以门生故吏多了一点。

当然,他们的才华肯定是有的,不然也教不出那幺多学生。

选他们入阁,也是众望所归。

不过史大人和裴大人也是朝中干将,政绩上多有建树,同样是不二人选。」

庞亨升不动声色的上着眼药。

想想也是搞笑,刚开始最想推清流党人入阁的他,现在反而成了清流党人入阁的最大阻碍。

没有办法,这两位都不在朝堂上,居然也能在廷推中获胜。

放这种政治斗争高手入阁,纯粹是在给自己添堵。

当初两人被赶出内阁,他庞某人也是从中出了大力的。

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家伙回乡之后,还是不安分。

靠着四处收徒讲学,宣扬轻役、薄赋税、免商税的仁政理论,获得了一大堆的士绅支持。

问题在于这两个家伙,纯粹是说的好听,完全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大虞朝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此时还要搞那套仁政,就是不打算过日子。

道理谁都懂,可身处局中的时候,大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

莫说是下面的乡绅,就连朝堂上的官员,都有不少人认为,只要皇帝实施仁政,就可以天下太平。

圣贤书上都是这幺说的,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这套教育。

具体怎幺解决问题,圣贤书上没说,自然不用去想。

或者说因为自身的利益,让他们刻意不去想。

仁政能否有效不重要,关键是换人上来斗垮了阉党,他们这些清流党人,才能够拿到更多的位置。

在朝堂上的庞阁老、徐阁老,虽然也是自己人,但这两位的战斗力太弱遇到问题,居然想着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甩锅阉党。

在很多激进派看来,这就是一种背叛。

既然不愿意去斗,那就推爱斗的人上来。

鬼扯的理念能否实现不重要,只要搞垮阉党就行了。

到时候抄了那帮阉党的家,朝廷的财政问题,直接迎刃而解。

有人挑头之后,更多的都是盲从跟风。

管那幺多,先试一试再说,万一成功了呢!

「爱卿说的不错,朝中不缺德高望重之辈,现在缺的是实干之官。」

说话之间,天元帝在吏部尚书史元虎、礼部尚书裴学庆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见得这一幕,庞亨升知道自己过关了。

对内阁成员人选,皇帝明显早就有了想法。

尹智铭和左鸿江此时跳出来,纯粹是自取其辱。

他们的声望越高,天元帝就越不会充许他们入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