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家民团不起眼,千儿八百家汇聚在一起,再配上一个名满天下的带头大哥,那就能颠覆一个帝国。

「侯爷言重了!

尹大人出谋划策,完全是出于公心。

我大虞的士绅不比两晋门阀,哪有能力拉出数万大军。

何况朝廷还会加强监管,最多在临近战场的地区采用,战争结束之后立即解散。

绝对不会让民团泛滥,威胁到帝国的统治!」

左鸿江硬着头皮解释道。

内心深处,他问候了尹智铭这个搭档祖宗十八代。

正经解决问题的策略,没见他拿出来过,主意倒是一个接着一个。

为了搬倒阉党,搞出了波及数省之地的白莲教之乱。

现在为了镇压叛乱,又献上了后患无穷的民团之策。

具体效果怎幺样不知道,反正他知道同尹智铭捆绑,是他做出的最大错误决策。

哪怕他极力否认,镇远侯说的也是事实。

地方上的士绅大族,拉出一支数万青壮组成的民团,没有什幺难度。

最少他左家就能够做到,加上他的影响力,汇聚十几万大军都有可能。

看起来是实力雄厚,似乎可以左右天下局势。

实际上纯粹是扯淡!

人多不等于战斗力强,一千骑兵就可以追着十几万乌合之众砍。

朝廷只要出动几千正规军,就可以把他们轻松剿灭。

亮出这份家底,除了能引起皇帝的忌惮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真到了皇帝要动他们的时候,原本支持他的那些地方士绅,倒戈的比谁都快。

在皇权面前,再大的影响力都是虚的。

皇帝只需一道圣旨,地方上的县令,就可以把他们拿下。

两普隋唐的门阀世家之所以强大,那是有私兵部曲。

不像他们这些被阉割的世家,天赋全点在了读书上,早就脱离了军事。

在大虞朝,武转文朝廷大力支持。

想要文转武,那就是九族消消乐。

「好了,民团之事后面再议,朕现在乏了!」

不等百官开火,永宁帝就果断叫停了这场朝议。

经验告诉他,继续辩论下去,自己刚提拔的亲信又要被赶出朝堂。

管是否好用,终归是他的老师,代表着他的脸面。

廉州府。

自从收到叛军准备出兵廉州的消息,原来的出兵收复失地计划,就全部作废此时收复的失地越多,接下来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就越多,不利于集中兵力。

相比主动出击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关隘,以逸待劳等着敌人自己出来,胜算明显要高的多。

「李指挥使、景总兵,叛军已经开始集结,新兵训练的怎幺样了?」

贾博关心的问道。

徐阁老给出了明确回复,他对李牧和景逸风的称呼,也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关系户,只要打赢了这一仗,代理必定变成实授,

至于资历啥的,那些都是束缚普通人的。

「勉强可堪一用,就是武器装备太差了。

徐阁老承诺的兵甲,尚未运送过来,只能拿缴获的叛军武器暂时用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