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选择让景逸风登陆作战,本质上也是一种提携。

对武将来说,只有到了战场上,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军功。

当初南下两广的时候,景逸风和李牧可是处于同一梯队。

大家都是参将,淮安营和扬州营之间存在实力差距,但也不是太过悬殊。

两人在朝中都有背景,前期发展也都是战功卓着。

一直发展到了极限,两人才被拆分开。

广东总兵的位置是徐文岳举荐不假,景国良在背后同样也是出了大力的。

本以为藉助广东丰富的资源,自家堂弟能够再接再厉,在军中更进一步。

结果命运在这里开了一个玩笑,担任广东总兵之后,景逸风也就前期风光了几天。

没过多长时间,陷入了钱粮匮乏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同一时间自家女婿,却是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勋贵系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肉都在自家锅里,景国良倒是无所谓,可景氏宗族却受不了。

盟友李家一门双侯,如果他们再不努力,景家这个勋贵第一世家就要名不副实了。

再培养新人,显然是来不及了。

就算再怎幺舍得砸资源,也要子弟自身能力过关才行。

光熟读兵书没用,还要经历了战火的考验之后,才能确定谁是真正的人才。

景逸风表现不及预期,那是和李牧比的结果。

在整个勋贵体系中,景逸风的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

从军以来,就没有吃过大的败仗。

没能收复广东,主要是钱粮拖了后腿,不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行。

既然有培养价值,自然要给他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倘若表现优异的话,收复南京的大功,也不是没法奢望。

排排坐,分果果。

这是世界的本质。

现在的勋贵集团,实质上已经进入了四巨头时代。

获得世袭侯爵之后,李牧和舞阳侯都不会奢望更进一步。

军功多点儿少点儿,都不会影响什幺。

愿意拿出政治资源交易,把收复南京的机会让给景家,也不是不行。

确切的说,同舞阳侯交易就行了。

在李牧崛起过程中,景家是出了大力的。

不光李牧欠下了人情,整个李氏宗族,都欠了景家一个大人情。

否则,就李牧私底搞出的那些事,早就被御史们弹劾了不知道多少次。

很多事情,悄悄的干没关系。

一旦摆到了台面上,那就是要老命了。

两大辅政大臣保驾护航,才让李牧避免了来自同僚的内部倾轧。

包括后续的封爵,景国良在朝堂上,也是出了大力的。

这些人情债,都是需要还的。

只要景国良开口,让李牧带着军队,帮忙拿下南京都可以。

不过这种力度的扶持,显然是不可能的。

自身能力不匹配,强行扶上高位,那就是一场灾难。

站在家族立场下,景家需要的是军中影响力,而不是明面上的高官厚禄。

「轰隆隆……」

炮火声打破了上海县的宁静。

「敌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