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他们离开之前,还赞助了提督衙门一笔军。
大虞律上没有规定,不能接受民间捐赠吧?
D
李牧的诡辩,让众人如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本想抓他的把柄,以便后续夺取主动权。
万万没有想到,从头到尾人家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跳出来。
没有办法,谁让李牧是代理两广总督,属于他们的上司。
一句身份来历不明,就把海盗问题给揭了过去。
双方具体谈了什幺内容,李牧自己不说出来,他们也没资格逼问。
仅仅只是见过海盗,并不能成为犯罪证据。
哪怕他们抓到了海盗头目,拿到了人家的口供,一样发挥不了作用。
地位差距太过悬殊,别说海盗的口供奈何不了李牧,就算他们这些官员实名举报,也很难发挥作用。
安南入侵在即,两广局势发可危,李牧是最适合收拾烂摊子的。
在这期间,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朝廷都会假装没看见。
官字两个口,谁的职权大,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海盗送礼不存在的,那是人家赞助的军。
接受捐赠的是提督衙门,代表的是大虞朝廷,不是李牧个人。
「侯爷息怒!」
「接受捐赠自然没有问题。」
「我等过来,主要是接到海商举报,担心海盗对您不利。
现在什幺事情都没有发生,想来是举报者居心不良,意图挑起官场纷争。
侯爷放心,回去我们就严审举报者,把策划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揪出来!」
确定是逆风局,安庆丰急忙出面给事情定性。
以下克上,本就是官场大忌如果能够占理还好,倘若连理都丢了,那就是重大政治事件。
让巡按御史冲锋,那是因为御史拥有闻风奏事之权,提出问题可以免责。
后续参战的按察使,同样有监察地方官的职权。
两人都是在职权范围内,向李牧这位上司提出质疑,尚未上升到政治斗争高度。
不过理论上是如此,实际上今天他们还是丢了人。
类似的事情,只能发生一次。
往后再遇到类似事件,再想这幺发难就不可能了。
文武之争失利,对安庆丰这个巡抚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
众人的无条件支持,那是鉴于大家的文官身份,需要表明政治立场。
不过这种操作只有一次,意识到他这个巡抚无力制衡总督,大家又要重新考虑站队问题。
当年舞阳侯担任总督初期,双方也斗过一次。
因为当时广东尚未完全收复,一应领导班子大都空缺,地方上处于军管状态。
纷争刚刚开始,巡抚就直接被架空。
一直到舞阳侯去了前线,地方权力才回到了巡抚衙门。
可惜安庆丰的运气不好,刚掌控实权没多久,头上又多了一个「婆婆」。
苦心谋划数月,刚迈出第一步,就中了陷阱。
今天之后,肯定有不少地方官,向李牧这个代理总督靠拢。
「安大人言重了!
大家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些许小误会说开了就好。
安南人野心勃勃发起入侵,肯定不会局限于军事上,多半还会在后方挑起矛盾。
广西前线大小战役,发生了数十起,全靠守军用命才挫败了敌人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