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湖广官军选择在此时休整,也没有什幺大问题。
出蜀的几条要道,全部被严密封锁,叛军这次是插翅难飞。
些许小败,也不会影响围剿大局。」
巡抚路俊良的话,看似在仲辰良开脱,实际上却把贪功冒进的罪名给做实了。
吃了败仗,总是需要有人负责的。
板子不打到仲辰良身上,就要落到巡抚总督身上。
徐文岳离任在即,又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朝廷那边肯定要给几分面子。
新任总督李原,人还在路上,更不可能背锅。
为了自己的官帽子,路俊良果断选择了落井下石。
反正现在的局势发生变化,湖广官军杀进了蜀地,叛军败亡在即。
吃了败仗的仲辰良,重要性已然大幅度下降。
「罢了!」
「仲总兵,你自己请辞吧!
趁着老夫在任上,还能替你多担待一下。
不然等镇远侯过来,事情就没这幺简单了。」
徐文岳想了想说道。
这是肺腑之言,官帽子数量不是无限的。
勋贵系要扩大势力范围,势必挤占其他团队的利益。
前面支持仲辰良出兵,那是他想趁着离任前,最后扶蜀地官军一把。
有了战功傍身,就算勋贵系再怎幺强势,也不能无视规则撤换蜀地将领,推自己人上位。
现在适得其反,功劳没有捞到,罪名反而背了一堆。
接下来李原对蜀地将领人事调整,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与其等人家出击,不如自己主动离开,还能走的体面一些。
「阁老……」
「末将多谢阁老维护!」
仲辰良略显迟疑的回应道。
徐文岳不愿意保他,巡抚也不肯拉他一把,引咎辞职就是最佳选择。
继续霸着位置,后续大概率会被追究兵败之责。
实际上他们这些蜀地将领,同勋贵们也有过香火情。
能够身居高位的,除了自己擅长运作外,祖辈也多是将门子弟。
把族谱往上翻,没准十几代之前,祖宗就是某位勋贵的部将,或者直接是某家勋贵的远房旁系子弟。
可这些关系,实在是太远了。
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早就倒向了文官集团。
前面勋贵系没落,一方面是朝堂上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对地方军队的影响力下降。
等到勋贵系复兴的时候,再想扯上关系,一切都晚了。
……
湖广军营。
「刘兄,我们这幺干,徐阁老怕是会气疯了吧?」
叶弘昌神色略显紧张的问道。
在蜀地混的憋屈,那是因为用兵非徐文岳的强项。
一旦回到了朝堂上,重新执掌帝国大权,那才是满血的徐文岳。
得罪这样的权臣,哪怕他们是勋贵的干将,一样感受到了压力。
「不至于!」
「徐阁老宰相肚里能撑船,应该不会和我们计较。」
「此事虽然办的有些不地道,但符合朝廷法度,何况又不是我们故意坑人。
就算传了出去,大家也只会说姓仲的贪功冒进。
我们本就是外来之师,部队水土不服,需要休整有什幺问题。
纵使徐阁老要计较,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发起大战前,没有和侯爷沟通,我们都不知情,如何能够及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