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商业税的潜力非常大,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

我们可以算一笔帐,新增了二十个府,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

食盐是刚需支出,只要遏制住了私盐,明年盐税增加到两百万两问题不大。

随着移民的持续增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盐税都会高速增长。

矿税增长周期缓慢一些,可新增了那幺大的地盘,怎幺也会有一些有价值的矿产。

哪怕不考虑这些问题,明年的增速也不会低于百分之三十。

租金收入更不用说,在大军攻城略地的同时,也给衙门增加了许多不动产。

后续盘活这些资产,就能带来大笔收入。

交易税和茶酒税增速,同样不会低。

如果你们仔细观察,就应该注意到,北方十府百姓的购买力正在增加。

没有了苛捐杂税,没有了前朝余孽盘剥,他们的收入大幅度增长。

兜里有了钱,总归会花出去。

逢年过节,茶酒上的开销,必定会持续增长。

就算其中一部分人是守财奴,但农具和牲口的投入,肯定是少不了的。

生产工具的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都护府的粮食产能。

北方的粮价有多高,想来你们是听说过的。

一船粮食从安南运到辽东,赚取数倍的利润,完全不在话下。

船厂已经投产,越来越多的商船,正在被建造出来。

未来我们倒腾粮食赚取差价,就不比田赋的收入低。」

李牧的回答,让众人目瞪口呆。

事先他们也想过,提议会被拒绝,毕竟这是李牧做出的承诺。

哪怕大家习惯了皇粮国税,可承诺打了水漂,还是会影响声望。

为了政治信誉,放弃这笔收益,也是能够理解的。

万万没有想到,李牧给出的拒绝理由,居然是「算帐」。

百姓腰包里有钱,肯定会推动商业繁荣,这没啥好说的。

不过都护府的产业链太过单薄,民间钱流动太慢了。

在商业运转中收取的税款,远不及直接从百姓口袋里掏钱快。

正常情况下,他们肯定要据理力争,列举征税的一系列好处。

可架不住李牧能画饼。

移民和对外用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一旦停下其中一项,都护府就会出现粮食结余。

受禁止粮食出口的政策影响,都护府的粮价长期处于低位。

一石大米的价格,基本上维持在三四钱银子,粗粮还能更便宜。

远在数千里之前的辽东,每石大米能卖上六七两白银,特殊时期甚至一度高达十几两。

巨额的价差,固然有奸商囤积居奇的缘故,但大虞严重缺粮也是不争的事实涉及到官商勾结,普通人干不了这买卖,但都护府衙门可以。

不奢望卖上零售价,能以四五两一石的米价批发出货,那也是暴利。

即便不去辽东,运到河南、山东等地销售,一样有不菲的利润。

从每名百姓手中购买三五斗米,倒卖出去获取的利润,就超过了田赋和杂税收益。

既然有更好的选择,自然没必要征收田赋和杂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