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稍有不慎,就会被死。

参考上一次昌平之战,鞑靶内部早就得出了结论:同虞军主力打消耗战不可取。

就算要拼命,也要利用好自家的骑兵机动性,在局部战场上形成绝对优势。

「哈哈——」

「你说的不错,是本单于太贪了。

虞军兵力那幺多,一口气吃下敌军,根本不现实。

通知我们资助的那些反王,到了该他们表现的时候。

传令全军做好准备,等敌人的右路军入瓮,立即越过长城吃掉他们!」

呼格吉勒当即下达了命令。

长城那幺长,守军自然不可能处处严加防御,找到突破点并不难。

找敌人兵力薄弱点,炸开城墙杀进去,也有海量成功案例。

不过这种行动,基本上都是在边界抢完就走,根本不敢深入和停留。

虞军扼守住了险要关隘,不拔掉这些钉子,大军进去容易出来难。

历史上孤军深入的草原民族,基本上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对虞军来说,重要关隘不丢,长城防线就稳如泰山。

一众边地屯堡,那只是长城防线上的螺丝钉。

只要不是要害部位的螺丝,其他地方就算丢了几颗,一样不影响战争机器运转。

右路大营。

「提督大人,朝廷再次传来军令,催促我们加快行军速度。」

听到这个消息,景逸风眉头一皱。

他南直隶提督当好好的,结果皇帝突然御驾亲征,从南方各省抽调军队组成了右路军。

寒冬腊月的,让一群南方兵到北方作战,本身就是不小的挑战。

相较于和敌军作战,水土不服从是最大的问题。

哪怕朝廷给配备了棉衣,在冰天雪地中行军,许多士卒的耳朵和手脚上,还是生了冻疮。

大量的非战斗减员,成为了困扰右路军的最大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朝廷还要求他们急行军,简直就是对士兵的生命不负责。

「知道了!」

景逸风脸色阴沉的回答道。

军令必须执行,现实问题也必须要考虑。

按照现在的状态上战场,大军十分的战斗力,顶多剩下五六分。

偏偏他人微言轻,几次向朝廷进言,都没有发挥作用,甚至还挨了皇帝的训斥。

找人都没用,因为立场上的冲突,在几天之前,景国良和李原被气的挂印而去。

首辅和次辅挑子不干,这是震惊朝野的大事。为了稳定人心,永宁帝急忙派人把他们追了回来。

皇帝亲自下场劝说,勉强把人给留了下来。不过裂痕一旦产生,就无法修复。

在后续的事务中,景李二人直接称病不出。

两个勋贵系老大摆烂,这可苦了下面的人。

景逸风没有写信,劝说自家堂兄。因为现在的选择,实际上已经是景李两家的政治自保。

皇帝不愿意当橡皮章,亲自插手了军事指挥,让这场战争的胜负变得扑朔迷离。

他们不是曹操,没有囚禁皇帝夺权的魄力,自然不能强逼着皇帝当橡皮章。

觉察到了危险,不想背黑锅的景国良和李原,在试图挽救失败后,果断选择了优先自保。

不是他们不爱大虞,纯粹是这次的锅太大,景李两家联合起来也背不动。

为了家族利益,只能选择及时抽身。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