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京中局势突变,恐怕我们也会受到影响。
昔日勋贵系四大总督,现在就剩下你这根独苗,怕是有人会忍不住出手。
丁忧奏折递交上去,搞不好他们就会顺水推舟,趁机免去你两广总督的职位。」
景雅晴忧心忡忡的说道。
安南都护是世袭职位,没有罢免的可能。甭管守孝多久,都不会有人染指。
在朝中很多官员眼中,安南就是穷乡僻壤,不会引来太多的窥视。
两广总督不一样,这是非常设岗位,因为平叛需要才设立的。
现在战争早就结束,取消这个岗位,也是合情合理。
虽然不怎幺参合政治,她却知道两广对安南都护府的意义。
每年一千万两白银的协饷,支撑了安南都护府的高速发展。
没有了这笔财税,光靠都护府自身造血,对外战争必须全部停下来。
免征的各种赋税,也必须全部给加上去,才能维系收支平衡。
「放心好了,此事为夫早有安排。
纵使朝廷取消两广总督,两广地区依旧在我们的掌控中。
北方的烂摊子,还没有收拾完。一时半会儿,京中那帮家伙还顾不上我们。」
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牧也暗自发愁。
名不正,则言不顺。
没有两广总督的位置,强行掌控两广地区,肯定少不了波折。
若是事情闹大了,还要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不过有些事情,挨骂也得干。
南洋战场才刚刚开打,正是需要两广财政支持的时候。
大虞的局势越来越糟糕,眼瞅着天下大乱在即,李牧也要提前做准备。
以往只是想在南方避祸,可随着安南都护府的发展壮大,他想独善其身已经没有可能。
一旦改朝换代,没有哪个新王朝能容忍,前朝余孽手握重兵割据一方。
意识到这一点后,留给李牧的选择,唯有不断加强手中的实力。
南洋和中南半岛都是宝地,虽然了炎热了一点,但架不住物产丰富。
掌握了两地,正好和大虞形成了战略互补。
大虞人口过剩,两地正好缺少人口。
大虞粮食危机,两地都是未开发出来的大粮仓。
……
京师。
永宁十年春,五岁的皇太子,懵懂无知的从永宁帝手中接过皇位,成为了大虞朝年龄最小的皇帝。
完成了禅让仪式,永宁帝整个人都苍老了二十岁,额头上长满了白发。
空有满腔的怒火,却又无处发泄。
浑浑噩噩的回到深宫,开启了幽居生涯。
身边的旧人,接二连三的发生意外。
忠于永宁帝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清扫一空。
空缺的阁臣,再次被补齐。
没有任何意外,在政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威远侯和镇东侯,成为了新的内阁成员。
朝堂再次进入,三文两武的时代。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勋贵系没能拿到首辅和次辅的位置,而是按照惯例补位。
原本内阁排名第三的姜书翰,顺势补位成了内阁首辅。
因为这次政变获得了群臣的支持,没有大规模流血,朝中的职位变化并不大。
有功之臣获得的奖赏,多是一些虚职。
提着脑袋干活,收益和付出严重不成正比,让许多人都对这种结果感到不满。
朝局看似是平稳过渡,却也为后续的政治纷争,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