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贼子造反,大家心里都有准备。
若是忠臣造反,自己的队伍,就会先出问题。
历史上很多忠臣,不光是自己忠心,更是他的团队底色决定了必须忠心。
毫无疑问,勋贵子弟出身的底色,就决定了李牧必须忠于朝廷。
最起码在明面上,必须要忠于大虞。
本质上李牧打造的军队,也是靠忠义拉起来的队伍,主帅的必须在这上面做出表率。
一旦背弃了这一理念,不光会遭到天下人睡弃,下面的人也会丧失对他的忠诚。
动摇根基的事情,正常人都不会干。
「兰先生,那帮御史言官,可不像是能顾全大局的。」
王靖川面无表情的说道。
大虞官僚体系是有节操的,但节操着实不多。
其中御史言官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最大追逐目标是一一名。
为了名留青史,许多人连命都可以不要。
朝中大局,对他们来说,远没有自己的名声重要。
无论皇帝,还是内阁,都对这个群体烦的不行。
在进行重大谋划之时,大家都会先把御史中的刺儿头,提前调出京师。
不过头铁是会传染的,刺儿头永远都处理不干净。
除了御史言官外,那些不满朝中局势,或者是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官员,偶尔也会跟着起哄。
倔脾气上来了,就喜欢认死理。
「王大人,你不觉得这个问题,该内阁诸公去头痛幺?」
兰林杰的话说完,众人纷纷露出笑容。
受太上皇御驾亲征失败的影响,安南都护府被动成为了大虞朝最强军事集团。
最强的军事集团叠加最强的统帅,以往的权力制衡,全部都被打破了。
在都护府这个怪胎面前,令朝廷头痛不已的辽东镇,都只能算是一个弟弟。
无需做什幺,就能让人忌惮。
「够了!
「国事艰难,有什幺好笑的!」
「朝廷蒙难,我等做臣子的,自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匡扶江山社稷。
本侯行事,上对得起陛下和朝廷,下对得起黎明百姓,
岂是一群犯上作乱的藩国,能够毁的。
兰先生,立即起草公文,向朝廷陈述我们剿灭乱党,收复旧港宣慰司之事。
欢迎朝廷派出钦差,前往旧港故地实地查看。」
李牧故作严厉的训厅道。
既然拿的是忠臣剧本,那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都护府是代表正义的一方,那幺被覆灭的倒霉蛋藩国,自然就是乱臣贼子。
京中百官信不信不重要,反正大帽子先要给扣上去。
管是谁来问,都是在为朝廷收复失地细究的话,无非是顺势多拿了一些土地,
衙役征粮都要多收几斗,堂堂安南都护府多拿走点儿土地,又能怎幺啦!
谁要是有意见不服,可以去现场查看。
丢城失地,这种不光彩的事,朝廷不可能详细记录。
为了掩盖自己的责任,主张放弃旧港的官员,恨不得抹去旧港宣抚司存在的所有证据。
到了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旧港的具体位置在哪儿,管辖面积有多大,早就成了一笔糊涂帐。
如果实力足够的话,把印度洋也划入旧港宣府司的辖区,也能找出法理依据来。
没有办法,谁让向大虞朝责过的国家多呢!
在朝贡体系下,宗主国对藩属国是有管辖权的。
作为安南都护,理论上李牧拥有代替皇帝,监管南方一众藩属国的权力。
当年建立安南都护府时,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