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镇内部,同样不是铁板一块。
辽东那么多将门,也不是谁都愿意屈居在施家之下。
收买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给用上,总会有人愿意和朝廷合作。
计划没能展开,主要是文官集团不配合。
一家独大,不是皇帝和文官集团想要看到的。
辽东镇再怎么讨厌,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勋贵系。
皇帝年幼,暂时无法发挥作用。
倘若没有了制衡,让勋贵系完全掌控了军队,文官集团将丧失对朝堂的掌控。
他们五人既是政治盟友,同样也是竞争对手。大家都有各自的底线,不允许对方越界。
……
永安府,安南都护衙门。
“算算时间,北方的灾情,早该结束了。
怎么我们接收的难民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啊?”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户籍名册,李牧忍不住询问道。
天灾确实会产生许多难民,但通常都是灾情爆发的那一波。
有点儿家底,扛住了前期阶段,后续局势就会好转。
土地是需要有人耕种的,地主老爷不会让雇户长工们全跑光了。
一旦大水退去,局势恢复稳定,就会组织生产自救。
为了安抚人心,完成一轮土地兼并的士绅们,也会象征性的拿出一些粮食赈灾。
然后打着共渡难关的旗号,放一笔高利贷给百姓,提前锁定来年的粮食收成。
“侯爷,北方大地最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许多地方经济都濒临崩溃。
大水之后,破产的不光是自耕农,就连一些小地主也没扛住。
不同于以往,这一次接收的难民中,甚至出现了拥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听了王靖川的解释,李牧眉头微微一皱。
北方各省经济濒临破产,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安南都护府缺少劳动力不假,但行政系统的安置能力,却是有极限的。
光上个月输入的难民,就超过了三十五万,这个月还在增加。
涌入大量的人口,哪怕是分散安置,也让地方衙门压力山大。
地方官忙的昏天黑地,加班都成了常态。
许多细节性的工作,根本无法做到位。
“交趾省的十府之地,人口已经临近饱和,后续就别再输送移民了。
移民司重新做计划,把新占领的苏门答腊岛、婆罗洲、马来半岛等地区,也纳入移民安置区。
当地的行政机构,尚未建立起来,就让地方驻军暂代地方衙门工作。
管理模式,依旧采取之前的卫所制。”
李牧想了想之后下令道。
从执行移民战略到现在,安南都护府已经累计从大虞朝,吸收移民九百余万。
其中一百五十余万,是迁入的军户和亲眷。
战俘和朝廷流放的各类罪囚,累计也有近两百万。
从云贵两广自发迁入的百姓,也增加了三四十万。
剩下的五百多万人,都是从北方各省移民过来的。
统计出来的这些数据,都是抵达安南都护府时,活下来的移民数量。
死在路上的有多少,都护府衙门没有统计,李牧也只能假装看不见。
事实上,移民到了地方之后,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
平均下来,年度死亡率高达4.1%,其中罪囚死亡率最高,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十。